日前,光伏企业半年报陆续披露,世纪新能源网整理22家业内相对较具代表性的企业的半年报,以期让大家通过这些企业的半年业绩对国内光伏企业有所了解。
此22家企业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玻璃六大板块,按照粗略划分,其中硅料企业3家、硅片企业3家、电池企业2家、组件企业5家、逆变器企业6家、玻璃企业3家。
从此22家企业半年报观察,盈利为主基调。总营收额为2054.29亿元,净利总额为226.29亿元。
其中,营收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分别为通威、特变、隆基、中环、天合、晶澳、正泰;营收50亿-100亿元的有4家,分别为爱旭、东方日升、阳光电源、南玻;营收10亿-50亿元的有8家,分别为大全、上机数控、爱康科技、亿晶光电、锦浪科技、固德威、科士达、福莱特;低于10亿元的有3家,分别为上能电气、禾望电气、亚玛顿。营收同比下降仅有3家,占比13.6%;净利同比下降有7家,占比31.8%。
硅料企业:多企业绩耀眼
现今国内主要的多晶硅企业有通威、协鑫、特变电工、大全、东方希望等。2020年下半年,由于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晶硅价格迅速拉升。进入2021年,涨幅进一步拉升,多晶硅致密料高点更是达到225元/kg,涨幅达164.7%。虽然6月中旬之后多晶硅价格迎来缓降局面,但是随着装机旺季的来临,多晶硅价格走出“低谷”,也已五连涨。在此情况下,多晶硅企业业绩亮眼就并不奇怪了。
通威在硅料方面近两年发展迅猛,其半年报显示,持续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为126.50%,实现产量 5.06 万吨,平均生产成本 3.65 万元/吨,产品平均毛利率为 69.39%。随着不断的扩产,预计2022 年底,通威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 33 万吨。
大全能源今年成功登陆A股。其半年报显示营收涨幅为111.99%,净利涨幅为597.96%。对于营收的变化,大全认为主要原因为多晶硅平均不含税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增加89.67%,达105.53 元/kg;多晶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11.98%,达4.25 万吨。
特变电工半年报显示: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营收同比增长144.6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5.27%,毛利率同比增加13.58%,其主要原因则为多晶硅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
保利协鑫虽仍在停牌,但其公告显示,预期于2021年上半年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不少于约23亿元,去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19.96亿元。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高纯度多晶硅产品下游客户需求的增长及市场平均售价上升。此外,保利协鑫颗粒硅万吨级产能完全放量达产。
硅片企业:隆基、中环优势依旧
硅片领域,如果仅从上述表格来看,各企亮眼。隆基、中环依照现有规模和形势来看,依旧优势明显。虽然随着高景、上机数控等企业的强势进入,但是暂时来看还不会对两者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2021 年上半年,隆基硅片产量为38.35GW,同比增长51.73%。近年,隆基进一步完善自身产业链,各方面实力均有大幅提升,组件出货量更是位居全球首位,但业内依旧愿意将其划入硅片企业。
从TCL入主中环后,中环股份的发展较为快速,深耕硅片领域,此点较之隆基有着较大的差别。虽然人们依旧愿意将其与隆基进行对比,但是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将其两者进行全面对比并不公平。
中环发力210硅片明显。半年报显示,至报告期末,中环光伏材料产能较 2020 年末提升超过 55%至 70GW(其中 G12 产能占比约 56%),产销规模同比提升110%。G12 硅片的市场渗透率由2021年初的 6%提升至15%,中环在 G12 硅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90%。业内最大单体太阳能级单晶硅投资项目——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预计 2021 年底开始投产,2023 年全部达产。
上机数控作为硅片领域“新军”,在硅片端依旧有不俗的表现。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5GW 单晶硅生产项目”及“8GW 单晶硅生产项目”均已全面达产,实际产能可达 20GW。新增的 10GW 单晶硅拉晶项目也按计划建设中。
电池企业:日子并不好过
相对于硅料、硅片企业的风光,电池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上游不断上浮的价格,不断挤压着电池端的利润,原本不高的利润此时更显捉襟见肘。在整个电池板块,似乎除了通威由于自身优势可以保证足够稳定的硅片供给之外,其他电池企业大多不得不面对不断高涨的上游供给,减少开工率成为电池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爱旭作为电池领域仅次于通威的存在,其实力不容小觑,但其上半年的业绩并不好看。对其原因,爱旭认为与“产业链短期的供需失衡导致原材料硅片供应不足,公司产销量低于预期”、“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公司生产成本增加”等关系密切。但其同时强调,2021 年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自身业绩的影响并非长期影响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伴随硅料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原料价格将回归至正常水平,自身业绩会逐步得到改善。
爱康科技的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电池,其专注异质结电池技术在业内众所周知。其在半年报中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将打造22GW异质结电池、组件制造实体。在电池方面,爱康异质结iCell电池已转入批量生产阶段,平均效率在24.5%以上。但爱康近几年的业绩并不理想,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347.44%,幅度着实不小。如今“押宝”异质结电池,不知业绩会有怎样的改变。
组件企业:群雄逐鹿仍在
组件企业在2021年上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上游涨价虽然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但是对于组件企业来说,并不能紧随上游的步伐而持续涨价,1.80元/W的临界价格几乎已经锁定组件企业的价格上限。
隆基作为新科“状元”,在组件端的表现依旧强势。上半年,其单晶组件产量为19.93GW,同比增长149.02%。对于上半年营收的大幅增长,隆基认为主要原因为组件销量的大幅增长。2020年,隆基组件出货量由2019年的8.4GW快速提升至24.53GW,由全球第五位跃居全球首位。业内预计,2021年隆基或仍将保持榜首位置。
天合光能作为210阵营的“主力”企业,其近两年同样发展迅速。在PVInfoLink发布的全球组件半年出货量的排行榜中,天合升至第二位。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 10.5GW,国内光伏电站系统项目开发达到1.5GW 以上,分布式光伏业务原装品牌系统出货超 500MW。210组件方面,天合光能上半年出货量超 5GW,在大尺寸组件产品市场中位居首位。
随着隆基、天合迅速崛起,晶澳在出货量的榜单上排名有所下降,但其实力不弱。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为10.12GW,其中海外出货量占比63%,国内出货量占比37%。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晶澳拥有组件产能23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预计今年年底,其组件产能将超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继续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
东方日升近段时间的业绩并不理想。上半年其营收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净利下降126.41%。东方日升认为,造成该局面的原因主要为硅料阶段性快速上涨,使得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但对东方日升来说,收购的聚光硅业多晶硅项目,一期1.2万吨产能目前已进入标准化生产。
亿晶光电在组件领域地位下降较快,但是在一些招标项目中依旧可见其身影。其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2012.31%,为此22家企业当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企业。上半年,亿晶光电组件产品累计出货 1120MW,同比下降11.78%。但亿晶光电强调中标的中核汇能 1200MW 光伏组件项目、南网能源 280MW 光伏组件项目等,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现今,亿晶光电正在逐步形成5GW 电池+5GW 组件的产能规模。
逆变器企业:难得的涨价机会
2020年,硅料结构性短缺,光伏行业多环节迎来涨价潮,彼时有声音希望产业链共同努力,分担涨价带来的影响。但业内认为并不现实,“让只占系统成本3%的逆变器通过降价分担硅料涨价带来的影响并不现实。”彼时,某逆变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表示,多环节都在涨价,逆变器的涨价时代难以期望。然而,2021年,由于芯片的短缺,逆变器迎来涨价,但是产能同样受限。
阳光电源,在业内有着“逆变器之王”的称谓,其在逆变器领域的确拥有着不俗的成绩。其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182GW。
上能电气的逆变器业务依旧为其主要营收来源。报告期内,其光伏逆变器完成了3GW出货,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59.05%。同时斩获了大唐1.25GW、中广核500MW的招标项目,且在中核5GW集采中有所收获。相关数据显示, 2021年上能电气年产能达18GW,增幅达125%。
户用光伏起家的锦浪科技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依旧有较好的表现。其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已投运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于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数量为151个,总装机容量约140.25MW,收入为3817.03万元。
固德威2021年上半年业绩不错,营收同比增长84.89%,净利同比增长29.66%。上半年,固德威光伏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为21.75万台,占2020年全年出货量的66%;储能逆变器(PCS)方面,实现出货约2.10万台,几乎与去年全年出货量持平。上半年境外逆变器出货量约为15.65万台,占逆变器总出货量的65.62%。
科士达的业绩相对不错,其半年报中显示,报告期内,新能源光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722.14万元,同比增长68.69%。同时表示,参与投资的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布局储能产品领域,目前一期工程已正式启用,进入运营期,未来将专注于储能业务发展。
禾望电气,上半年营收与净利双降。整个上半年业绩的下降主要出现在第二季度。Q1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6567.04万元,同比增长125.1%。Q2净利3267.62万元,同比下将65.71%。但禾望电气对Q2以及H1业绩下降的具体原因,并未予以披露。
玻璃企业:冰火两重天
对于玻璃企业来说,2020年应该算是美妙的一年,业绩大多亮眼。2021年Q1几乎依旧延续了亮眼表现,但是在三月下旬,光伏玻璃价格突然大幅下降,然后开始了缓降之路。但八月中旬,随着装机旺季的来临,光伏玻璃价格开始抬头,并逐渐开始缓升。
福莱特作为玻璃巨头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幅度依旧较大,达173.66%。多原因导致的光伏发电终端市场需求低迷,以及光伏玻璃价格大幅度下调,影响了光伏玻璃的盈利能力。
南玻上半年净利同比增幅达245.5%,在此三家光伏玻璃企业中居于首位。2021 年上半年,其玻璃产业营收53.53 亿元,同比增长 49%;实现净利润 13.01 亿元,同比增长 189%。公告同时披露,目前南玻高纯多晶硅产能为 9000 吨/年(技改中),硅片产品产能为 2.2GW/年,电池片产能为 1GW/ 年,组件产能为 0.4GW/年,持有光伏电站装机量 132MW。
亚玛顿半年报显示,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18.13%;净利0.23亿元,同比下降42.49%。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亚玛顿将其主要归结为光伏玻璃售价下降,与2020年Q4高位相比下降50%左右,同时,库存玻璃按降价后市场价格结算,毛利润降为负数,且毛利润较高的电力销售额同比下降66.77%,影响毛利润3191万,同比下降79.3%。但亚玛顿认为,下半年市场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光伏玻璃需求将逐步增加。
近期,以硅料为首的多环节再次进入涨价节奏,而三季度即将结束,各企业业绩或在Q3结束之后初见端倪,在“双碳”目标下,不知Q4结束之后,各光伏企业将有着怎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