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光伏洗牌来袭 谁先“撤退”?

关键词 光伏|2023-12-06 11:22:14|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摘要 尽管光伏前十月贡献了超142GW的新增装机,但对于部分光伏制造企业而言,寒冬似乎已经笼罩......

Winter is coming! 

尽管光伏前十月贡献了超142GW的新增装机,但对于部分光伏制造企业而言,寒冬似乎已经笼罩。 

陆续出炉的三季度财报或许也能证明这一点,整体来看前三季度,硅料、硅片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组件企业前三季度保持增长,但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较去年放缓,个别头部企业净利润下滑40%-68%。 

在业绩变动说明中,产业链价格波动是多数企业业绩不理想的原因。目前硅料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且有跌破6万元/吨趋势,单晶菜花料最低价格已经来到5.7万元/吨。 

传递至组件环节,组件中标价格已经由年初的1.8、1.98元/W大幅下降。近期三峡集团新疆哈密2.1GW组件集采,企业报价几乎全面低于1元/W,最低来到0.943元/W。 

撤退信号? 

与跌价潮相对应的是,此前迅猛的扩产潮有了退潮苗头。 

从上游来看,大全能源此前宣布将原定于今年底投产的全资子公司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至2024年二季度。 

而与项目延期相比,部分跨界企业更是暂缓项目融资甚至直接退出光伏业务。 

8月1日,乾景园林发布公告称,终止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此前,公司公告拟定增募资4.69亿元,主要用于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 

乐通股份8月11日晚间披露公告显示,公司将大幅减少对异质结电池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金额由1亿缩至1250万。 

9月底,向日葵宣布,其与捷佳伟创终止原投资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项目所用设备购买的合同。 

10月19日,皇氏集团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表示,考虑到TOPCon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后续仍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且当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主业上,因此对原项目投资作出相应调整,转让子公司安徽绿能控制权。 

11月6日,金刚光伏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和资本市场及相关政策变化因素,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公司原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投资年产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1.2GW组件项目等。 …… 实际上,跨界企业的撤退,一方面受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影响,企业自身竞争力、海外渠道、品牌建设等不足以与老牌光伏企业抗衡。正如此前某家头部企业所言,“光伏行业不是有钱就能做的好,远没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11月初沪深交易所发布优化再融资新规,称“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须与现有主业紧密相关,实施后与原有业务须具有明显的协同性。督促上市公司更加突出主业,聚焦提升主业质量,防止盲目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 新规出台后,跨界企业需要更加合理规划融资投向,对于一些蹭光伏热度而来的企业,显然不符合要求。 

行业整合在即 

未来两年,产能过剩下的产业整合将是主旋律。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约511GW,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727GW。 而据PVInfolink统计,到2024年,我国光伏主产业链中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均超1TW,此外主要辅材环节如玻璃、胶膜背板等供给也相对宽松。 这意味着,产业链企业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尤其在组件环节,据统计到2024年仅TOP 10企业组件总产能将近800GW,可充分满足500GW+的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将日益白热化。 

据统计,去年TOP 4企业与第五名出货量差距在18-25GW,而按照今年企业的出货目标预测,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至30-40GW,更为明显的是第一名与第十名出货量或相差近60GW。 

强者恒强之下,对二三线企业的考验更为严峻,尤其是未建立起一体化产能的企业。据媒体报道,11月初,伍德麦肯兹一份报告指出,非一体化组件制造商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市场价格与制造成本几乎持平,已无利润空间。 反观一体化阵营头部企业,除了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具备产业优势外,在辅材、设备端也有布局,综合优势明显。 而从近期中标结果来看,11月以来央企的大规模组件集采中,中标企业均为TOP 10企业。即使在开标阶段,有三线企业投出低价,但考虑到实际供货能力等因素,最终仍是头部企业胜出。 激烈的竞争下,部分二三线企业已经下调了出货目标,预计今年企业出货仍将呈现“两极分化”局面。 

在此趋势下,大型企业将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优势。而中小企业要逃脱“大鱼吃小鱼”的命运,还需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市场布局,找好自己的生存空间。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