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二砂老厂的办公楼前,凝望着眼前这些老厂房、老建筑,兴奋激动之外,也露出一丝淡淡忧伤。
他今年已88岁高龄,走起路来却仍步伐矫健、精神矍铄,谈起二砂的往事记忆,也都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他叫司洪业,曾任二砂劳资科科长,也是二砂最早的HR,参与了这个曾是中国行业巨人的筹建与经营。
本期郑说·人物,走近“二砂老人”司洪业,听他讲述你不知道的二砂故事。
郑子蒙:老先生,您老家是哪里的呢?何种机缘,让您参与到二砂建厂的工作中呢?
司洪业:我老家是许昌的,1948年参加工作,先是在银行系统干了一年,然后在许昌团地委参加土改训练班,就去郏县搞土改了,1953年才调回许昌。
国家‘一五计划’开始后,确立了141项重点建设工程,为了支持‘工业141’,组织上让我来郑州,参与二砂的筹备和组建。从1954年6月到80年代,我在二砂干了三十年。
“去中央要人,去地方挖人”
郑子蒙:当时来建设二砂的,都有哪些人啊?
司洪业:二砂最初的管理队伍,技术骨干来自沈阳苏家屯砂轮厂(一砂),本省援建的40多位地方干部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
除了这些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和生产工人,找这些人可是遇上了大麻烦。
那时磨料磨具行业刚起步,二砂就是行业先驱,根本没有经验可循,更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熟练工。我专门跑到北京一机部,让部里教育司和教育部联系,引荐有专业背景的学校。
最终找到了济南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和广州糖酒化工学校,虽然这些学校的专业也不对口,但还算接近。我们还从中选拔出了优秀人才,送到德国进行学习。当时只有工程师级别的才能出国深造,二砂这批中专学生也是特批的,我给他们跑出国审查,就跑了一年多。
1964年二砂建成验收,当时估算全面投产的话,需要8000名工人,但在厂职工只有3900人。
那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工业下马”之风尽吹,政策上要求“减少城市人口”,招人非常难,上面都不批!
我当时拿着招人计划去部里汇报,主管领导看都没看,就把材料扔到一边,“去找别人要吧!”最后好不容易才让国家计委给批了2000多用人指标。
得到指标后,我们开着大车就去登封卢店拉人了,因为那儿有一批参加“大跃进”大炼钢的工人,在“工业下马”后无处安置,他们也不是农村户口,重返城市也比较方便。
郑子蒙:二砂作为部属单位,班子配置也很高吧?
司洪业:二砂属于一机部,第二机床工业管理局(简称二局),领导干部的级别配置都很严格。第一任厂长赵群一,原来当过洛阳地区的书记和省农村办公室主任,副厂长都是从武汉砂轮厂调过来,他还当过长江管理局副局长。
郑子蒙:当时筹建厂长,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司洪业:除了刚才说的“找人难”,还有就是厂房的建设与规划,根本没有图纸、没见过这样的厂房。
郑子蒙:不是有德国专家指导吗?
司洪业:他们也没经验啊,当时是和德国一个总承包公司签的合同,这公司下面有27个单位,这么大的建设规模,在德国、苏联都没见过。
所以好多主要工序都返工,达不到设计标准,都得重干。钢冶炼、碳化硅冶炼线,砂轮上精磨部分和炉窑都有返工,德国就派不同的专家来解决问题,最多时候有十几个人在这,一共来了有76人次。
郑子蒙:66年到76年那十年,二砂的生产是个啥情况?
司洪业:能生产就生产,不能生产就算。管理不用考虑,人员不用考虑,生产不用考虑。喇叭一响去开会就行,去打架儿就行了。
二砂27号厂房
郑子蒙:您觉得二砂最辉煌的时期是啥时候?
司洪业:1985年左右吧,那时全厂职工共有7000多人。
对二砂的评价,不要看产量的总吨位,要看产品的品种和规格!当初,德国人设计的产品品种有120多个,而到了1985年,算上革新项目一共有380个。这些革新项目都是尖端产品,地方小砂轮厂根本不具备这种技术条件。
我曾找到总工程师,问二砂的产品有多少规格,对方说太多了不好统计。后来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22万个,这么多规格,就意味着对社会各个行业的服务面比较广。
二砂的砂轮涵盖“大、小、薄、厚”四个品类:最大的直径1米6,最小的只有米粒那么大,最厚的270毫米,最薄的0.03毫米。最薄的产品,就是用来切钢笔尖那个缝儿的,这种砂轮之前都是从日本进口,二砂打破了这种技术垄断。
二砂的产品可以达到国际标准,出口到英国、德国、苏联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对进口产品要求非常严苛,我们的产品能打进去,足以证明品质高!
可以说,二砂不仅仅填补了中国磨料磨具行业的空白,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八十年代,我跑遍全国做调研,当时31个省区在册的192个砂轮厂,都是用二砂的技术。
郑子蒙:二砂的效益在郑州算是老大吗?
司洪业:在郑州工业系统,二砂的利润率是最高的!厂长经常给大家开玩笑说,让幼儿园小朋友来当厂长,都不会赔钱。也有说,咱砂轮原料是黄土,卖的却是黄金价。
那时候工人待遇也高,二砂的平均工资,在郑州也是最高的,职工不仅有自己的医院,还能送孩子到子弟学校免费就读。
“我更希望看到‘奔驰型’的二砂”
郑子蒙:对后来二砂的转型怎么看?
司洪业:二砂在转型过程中,涉及机构变动,管理层级由三级管理变成四级管理,原来的科变成处,车间变成厂,厂下面再设车间,多了一级。这样改完以后,把基层管理都搞乱了,原来一头扎到车间的组长工段长,变成主任后就天天坐在办公室,远离了生产。像二砂这样的中型企业,还是更适合三级管理。
另外,二砂不专注自己的高精尖产品,而去和小厂比拼“大陆货”,注定是要失败的。一般性的技术扩散后,就免不了行业竞争,培养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蚂蚁把大象吃了。
二砂搬到荥阳后,破破烂烂的,和地方企业差不多,让人看着很不是滋味。
二砂门口伊河路上,一家卖砂轮的商店
郑子蒙:看到二砂老厂变成文创园,有啥感想?
司洪业:把老厂区变成文化场所,这个理念也很好。既可以留下人们对二砂的记忆,也可以利用这些特色的厂房,衍生出新的产业。
但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个“奔驰型”的二砂,像德国高精尖工业一样,把科研团队留下来,把工厂变成实验工厂,不断通过研发性实验,保持技术领先与科技创新,推动磨料磨具行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