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7%的GDP增速紧紧守住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的专家4月15日表示,虽然数据显示了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与整体目标基本...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7%的GDP增速紧紧守住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的专家4月15日表示,虽然数据显示了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与整体目标基本一致。如果政策得力,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望实现企稳回升。中国正处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折的关键时刻,要注重培育新经济的发展动力。要素成本上升是经济放缓的根本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表示,一季度7%的增速合乎这一阶段经济的特点、内在逻辑和政策目标。“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CPI如果降到2%以下,要警惕出现通缩。严格意义上的通缩有GDP和CPI两个负增长,而第一季度GDP为正增长。CPI虽在统计2%的警戒线以下,但也是正消费品价格。”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通货膨胀率3%,加入上限3.5%,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情况、企业效益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率如果不超过8%,估计通货膨胀率3.5%这个速度超不过。”刘伟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更关注一季度的环比数据。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速为1.3%,据此推算GDP的环比折年率为5.2%—5.3%。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在他看来,很难说主要是因国际环境不好影响出口,还是因为房地产不景气,或者降息不够、资金成本太高所致。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要素成本越来越高,不少行业利润空间被挤压,产能过剩导致扩大投资动力的缺失。
他分析称,当前经济下行是政策资源转移到培育新经济板块所带来的阶段性结果,是结构调整开始找到良性方向的必经阶段。“我们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传统产业比重太大,新经济的比重还没有大到足以挑大梁的时候,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减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经济下行到回升的过程中,要坚持宏观调控的区间管理,争取做到调速不失速,绝对不能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度下滑。”
对于经济前景,范剑平认为今年下半年经济企稳和小幅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油价慢慢企稳,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会慢慢回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见底,企业就要开始补库存,当成千上万的企业由去库存变成补库存,就会使经济回升。“这次PPI下跌时间非常长,前面去库存越彻底,未来补库存反弹的力度也会越有利。”从去年以来,定向宽松不断加大力度。去年9月底是上一轮利率上升的最高点。如果9个月以后经济见底,今年前一段的政策效应在下半年稳增长的作用会显现,这需要一个过程。房地产稳定、降低电价减轻企业负担等政策,对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都有好处。
调结构、促转型是关键
投资方面,刘伟认为,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是促进企业扩大投资的方向,短期来说,要在地方政府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给地方政府新的资源和明确新的预期。针对消费需求疲软,要从供给创造需求的角度,把供给的安全、标准问题管好,真正刺激消费需求。只要把财政收入和支出、货币价格和数量的松紧搭配政策系统设定好,中国经济就能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范剑平认为,首先货币政策调整应该有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降息的空间是存在的,而且早降早主动。现在的问题就是担心宽松以后,钱会不会又跑到产能过剩的行业,或者又去做与实体经济无关的事。必须把银根的放松和引导资金流向的政府调控方式改革结合起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把宽松的资金用到发展新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生、关系未来发展后劲的基础建设方面。”
范剑平看好未来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前景,“中国人口的数量红利虽然减弱,但人口质量红利还有很大空间,每年毕业六七百万的大学生质量红利,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慢慢发挥出来。这正是创新驱动所需要的。”中国广大的市场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试错的机会和回旋的余地。
“我去唐山看钢铁企业,觉得不行了,但是去武汉看光电子,去江苏看数控机床,看到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机器人产业,这些企业订单饱满,恨不得天天加班加点。”在调研时看到冰火两重天的企业生产景象,让范剑平感受到经济加速转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