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五年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再次迎来重要改革关口。
7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按兵不动”;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OMO)利率由1.80%调整为1.70%;随后,LPR迅速作出反应,跟随7天期OMO利率同幅调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
由此,7天期OMO利率明确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的政策色彩有所淡化,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逐步理顺。
梳理来看,过去5年时间,1年期MLF共下调7次,累计下调80bp;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次和9次,累计分别下调90bp和100bp。
5年累计下调100BP
2013年10月,LPR报价机制首次推出,但当时市场化程度总体较低。
2019年8月,LPR新报价机制正式推出,将LPR与MLF直接挂钩,建立贷款市场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的联系。首次报价显示,一年期LPR利率为4.25%、五年期LPR利率为4.85%。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次MLF调整都伴随着LPR调整,MLF利率对LPR定价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也不是完全挂钩。
LPR改革后,首次报价至今已有5年时间。5年以来,1年期MLF共下调7次,累计下调80bp;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次(由4.25%降至3.35%)和9次(由4.85%降至3.85%),累计分别下调90bp和100bp。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19年报价机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利率锚(由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1年期MLF利率)、期限品种(新增5年以上品种)、报价行(数量上扩容1倍)、报价频率(固定于每月20日)以及运用管理(通过MPA和自律机制管理来强化约束)等多个方面。
5年时间中,报价行调整过两次,目前报价行为20家。其中,国有六大行、5家股份行、3家城商行、2家民营银行、2家农商行以及2家外资行。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将启
近一段时间,LPR报价的质量和有效性下降,引发市场关注。央行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要持续改革完善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温彬指出,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已远远脱离了LPR,出现实际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大幅度减点的情况。
供需决定实际贷款利率。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LPR减点占比不断增加,反映出当前LPR报价同“最优贷款利率”存在一定偏差,调降LPR有利于短期改善报价有效性。
在7月LPR调降前,1Y、5Y期LPR分别为3.45%、3.95%,分别较年初持平、下降25bp;但对照实际新发放贷款利率水平,6月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5%、3.49%,较年初分别下行10bp、48bp,降幅超过年初以来LPR调整幅度。
“2024年1-3月贷款利率定价LPR减点占比均超40%,2019年8月报价减点占比为16%。供需失衡背景下,新发放贷款定价仍处在下行通道未见拐点,适时调降LPR,缩减实际贷款市场利率缺口,一定程度上可阶段性提升LPR报价有效性。”王一峰认为。
基于此,市场将7月LPR调降视为MLF-LPR联动机制解体,LPR换锚,由MLF调整为7天期逆回购利率。
特别是7月22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率先下调10BP,LPR随即跟随下调,利率传导关系已被理顺。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明确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市场权威专家表示,22日报出的LPR迅速作出反应,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幅调整,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
2023年11月,央行货币政策司发表的《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文中,央行提出要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和“LPR+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利率调控信号,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最终传导至债券、贷款和存款利率,有效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王一峰认为,本轮LPR降息后,或为后续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周期,从而带动存贷款广谱利率整体走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考虑到稳息差,在优化LPR报价的同时,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仍有必要。
DROO1未来有可能成为“基准锚”?
市场将此次LPR利率下调、换锚视为优化LPR报价的具体举措。后续,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又将如何进一步演进?
一般来说,央行衡量短端利率调控是否达到目标,需要有个目标利率。发达经济体央行主要盯的是隔夜利率,例如,美联储看的联邦基金有效利率、欧央行看的Estr都是隔夜利率指数。
目前,人民银行主要盯的是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即DR007,但也越来越多看隔夜回购利率DR001。市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央行可能还会再进一步,将主要盯住隔夜利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
温彬建议,从根本上改善贷款定价基准的质量,新的贷款定价“基准锚”要靠近市场真实交易,与金融市场主流利率深度连接,从而逐步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因此,DR系列(隔夜为主)的可能性最大,相关的改革也应在进一步研究推进之中。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由于隔夜利率波动较大,后续如何进一步深化推进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