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市场产能过剩成为主导因素8月以来,国际钢铁市场价格止跌企稳,部分品种价格有所回升,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美国世界钢动态公司(wsd)认为本轮国际钢铁市场价格下...
中国市场产能过剩成为主导因素 8月以来,国际钢铁市场价格止跌企稳,部分品种价格有所回升,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美国世界钢动态公司(wsd)认为本轮国际钢铁市场价格下降已经基本结束,市场价格已基本见底,接下来国际钢材市场将步入价格逐步反弹的阶段,这一反弹有可能会延续到2006年春季。也有观点认为国际钢材市场是否开始进入止跌盘整且恢复上涨的通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钢材价格的变动仅仅是市场的技术性修正,价格真正的拉动还要看下一步扁平材价格上涨的势头能否坚挺。进入8月份,国际钢材的价格开始试探性的回升,并且是连续七个月连续下跌后的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增长。尽管有了钢价将会止跌的种种预测,但是中国钢铁的走势显然极大的影响到全球的国际市场。
钢价上扬供给过剩
USSteelEurope在8月16日宣布,自即日起调涨平板类所有新订单价格,至少上涨40欧元/吨,折合近50美元/吨,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首次全面涨价。Arcelor也宣告将自第四季起调涨钢材售价。Mittal今年2季度净利润是1.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但销售额从5.59亿美元增长到7.6亿美元,出货量上涨了12个百分点。同时他们认为全球钢铁行业正处于需求的缓慢增长和库存减少时期。但是同时全球钢铁市场继续过度供给的态势没有丝毫的减弱。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世界钢铁产量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7.6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过度供给。
钢铁巨头限产为钢价止跌
尽管8月份世界平均长材价格有了一些出色的表现,但是国际钢材市场是否开始进入恢复上涨的通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据分析,也有几种有利因素推动下半年全球钢材市场走势总体将向好的方向发展。从世界经济环境分析:尽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仍属于高增长年,国际货币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3%的目标没有改变,7月份在英国举行的8国首脑年会强调世界经济仍保持强劲增长;美国经济依然强劲,仍可保持3.4%的增长率,日本、韩国及亚洲经济都有较好的表现。世界经济的平稳增长,使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不会明显减少,价格也不会继续大幅下降。从国际钢材市场分析:上半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回落将为下半年的国际市场价格回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高库存逐渐被消化,终端用户和配送服务中心将再建库存,这就为下半年国际市场腾出了需求空间。如美国今年1—5月份进口钢铁产品1276万吨,月均进口255万吨,低于去年月进口292万吨的水平,降幅为12.5%;5月份美国产粗钢808万吨,同比减少2.8%,1—5月份产粗钢4013万吨,同比减少0.2%。5月份欧盟产粗钢1618万吨,同比减少4.8%,1—5月份25国产粗钢8092万吨,同比减少0.8%。欧美地区进口和产量的减少,有助于消化国内高库存。此外,国际大钢厂也在实施限产计划,世界各大钢铁公司均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实施减产是一种负责和成熟的行为,这将有利于库存水平的降低,并对全球供需平衡作出贡献。各大钢厂的减产举动表明,他们真心期待能够维持钢材价格与生产利润,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如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商米塔尔公司宣布,将于三季度在世界范围内削减钢材产量100万吨;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商阿塞洛公司也表示三季度将继续缩减产量,扁平材在欧洲区域将缩减产能的20%;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三季度将缩减钢材产量20万吨。
中国因素影响国际钢价
钢价止跌的利空因素主要集中在中国。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减速,预计下半年增长9%,低于上半年的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20%,比上年回落5.8个百分点;钢材消费预计增长12.1%,低于前几年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产能继续快速扩张,2005年二季度钢日产水平达到94.9万吨,已基本具备年产3.5亿吨钢生产能力,预计全年钢产量3.4亿吨,供大于求约1500万吨。实际上,产能过剩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已经在上半年体现出来了,一是国内钢材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对国际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二是进口钢材减少、出口增加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进口、出口相抵,净进口钢材164.7万吨,净出口钢坯404.54万吨,与去年同期比较,钢材、钢坯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达1777万吨,相当于在国际市场增加了1777万吨的坯、材供应量,市场不堪重负,价格下滑顺理成章。此外,由于中国钢铁市场是分散竞争型市场,不具备减产保价的市场条件,新形成或即将形成的生产能力肯定要发挥出来,尤其是已建成投资巨大的板带材轧机,如沙钢的650万吨、本钢280万吨、莱钢200万吨,其产品是国内相对短缺品种,无疑将会替代进口产品,减少钢材进口数量。下半年如何消化各自的生产能力,无非是两条路,一是利用价格竞争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二是千方百计出口到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