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大家,“两节”临近,外出依旧要戴好口罩。2020年,是注定离不开口罩的一年。地铁里、办公室、医院里,一枚小小的口罩把新冠病毒隔离在外,成为了今年一切生产生活最显著的注脚。还记得,今年2月份的时候,口罩短缺,跑遍大小药店也买不到一只口罩。而仅仅3个月后,口罩就从供不应求增长到了单日出口10多亿只。
从“一罩难求”到“口罩自由”,人们经历了“魔幻”的一年,而对于众多口罩生产企业而言,则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制造创造的奇迹。
中国之声在报道中说,疫情暴发前,济南圣泉集团只有2条口罩生产线,日产能3万只。疫情暴发后,企业迅速扩大产能,巅峰时日产接近1000万只,工人数量最多超过7300人。为了能在短时间提高口罩产量,公司从全国各地抢口罩机、抢口罩生产用的熔喷布。说起当时的情景,生产部经理郭京友历历在目,他说:“周边的工人工资暴涨,我们聘的口罩工一月就2万多,修口罩机的师傅我们最多一天给他们开1万块钱。基本上是连轴转,设备只要拉来,就必须开起来。”
圣泉集团的口罩生产线
负责采购原材料的圣泉集团供应链管理部总经理申宝祥回忆,当时在国内无法购买到大批量熔喷布的时候,他们利用子公司的销售渠道,从国外购买了二三十吨的熔喷布,一路空运到中国。申宝祥说:“当时最紧张的时候,进口熔喷布就是和时间赛跑,我们财务专门安排人员负责打款,24小时打款,有时候都是半夜打钱,因为可能半小时这个单子就没有了。”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到圣泉调研口罩生产
科学组织抓生产,支持企业改造升级,落实税收优惠,帮助企业牵线搭桥打通产业链条……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让口罩的产能快速恢复的同时,创新也在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来我国共申请口罩相关专利5726件,同比增长511%,其中发明专利2043件,实用新型专利1906件,外观设计专利1777件。上海的一家企业就通过纳米材料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可循环使用,可多次消毒,同时过滤级别达到N95的防护口罩。企业负责人说:“从开始产品开发到现在量产,全部是政府出的点子,牵的线,政府的推动。”
2020即将说再见,“一罩难求”成为了过去式,出口海外成为进行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近日表示,我国迄今已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认为,小小口罩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力量,是中国经济快速恢复的努力。“一个是率先控制了疫情,另一个是率先恢复了经济正增长,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特别是防控疫情物资的保障能力在世界上是唯一的、独树一帜的。我们完备的制造体系,人工、物流等因素决定了相关防控物资包括口罩等在中国能够大量生产。”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口罩行业发展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12月中旬,我国今年一共新注册口罩相关企业16.3万家,换算下来,平均每3分钟新增一家企业。如今如何面对产能过剩成为了口罩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帮助企业转型,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的企业推出个性化口罩、定制式口罩,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市场提供新供给,还有的企业目光向外,积极瞄准国际市场。
圣泉集团卫护事业部生产部经理郭京友说,正是因为早早拿到了出口美国、欧洲等国家口罩的准入资质,“后疫情时代”他们生产的口罩才能源源不断地走进国际大市场。郭京友说:“像耳带拉力、有一点喷码不整齐,他们都是驻厂来检查,一只一只地检查,他们都很严谨。我们给法国做了6500万只,给德国做了1500万只,从做这些口罩增加了我们很多信心。”
即将告别2020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关口罩的“担心”一去不复返,成为过去一年的集体回忆。而对于口罩行业和他背后的中国制造而言,如何面对“后疫情时代”新的消费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则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