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反”落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进口自欧盟的产品价格上涨,这有利于保护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企业状况的根本好转、...
“双反”落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进口自欧盟的产品价格上涨,这有利于保护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企业状况的根本好转、整个行业的复苏仍将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小编梳理了多晶硅产业布局的误区,仅供参考。误区1 向能源价格低的地区转移
能源成本:能耗X能源价格。关键还是技术提升工艺改进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降耗。比如保利协鑫多晶硅在全球最高电价地区仍然保持成本领先,我们的德国美国同行享受的电价比目前国内任何地区都低。这一轮的竞争表明,项目能源价格低没有构成壁垒。西部和新疆内蒙一带地区电价一直低,但照样一个个多晶硅企业停产或亏损运行,主要还是技术落后,高电耗冲抵了低能源价格优势。这两年新疆出现个别运行成功的项目,也主要是因为本身的技术与人才积累,并不是因为电价低的因素,如果人才队伍不能稳定,管理不能持续优化,照样会把电价优势消耗殆尽。且能源价格长期看总体是上升的,只有提升技术实现节能降耗才是永恒的根本。
误区2 向环境容量富余地区转移
多晶硅生产的环保以物料循环工艺为根本保障,排放量大意味着物料损失,成本上升。
排放大首先污染员工生产生活环境,污染重先逼停生产运行。
目前我们看到,中国低电价地区和环境容量富余地区往往无法解决技术人才缺乏和管理团队稳定问题。人才与团队是多晶硅项目的技术保障及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最重要因素,这是我们连续7年多晶硅技术创新,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得到的总结,技术和管理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人才和团队是持续领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