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知名大型企业的产品被小企业仿制后出售,抢夺市场份额的例子屡见不鲜。来自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曹晶认为,大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自主研发出来的...
近年来,知名大型企业的产品被小企业仿制后出售,抢夺市场份额的例子屡见不鲜。来自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曹晶认为,大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自主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能白白被光靠模仿的小企业“冒名顶替”,无偿使用。今年两会,曹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现在有很多企业是‘假而不劣’,它没有投入研发,就轻而易举地抄袭。我们这个制造行业,技术创新的改进,包含了很多人的心血,也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但是很轻易地就被别人仿制了。假冒是对这些研发人员的不尊重,也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了危害。”曹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具体环节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再加上极少数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假冒、仿制等侵权行为的蔓延和滋长。
对于这些现象,曹晶建议,一是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定出可行的保护自主创新成果的有效措施,确保优势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同时,建议知识产权局、商务部依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深挖侵权、假冒后台和“保护伞”,彻底斩断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