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两三年内,一批重要白光LED领域核心专利将陆续度过20年的专利保护期,不论是泉州企业还是资本市场投资人对LED行业都跃跃欲试。随着更广阔的下游应用的逐渐启动,LED市场未来将会迎...
在两三年内,一批重要白光LED领域核心专利将陆续度过20年的专利保护期,不论是泉州企业还是资本市场投资人对LED行业都跃跃欲试。随着更广阔的下游应用的逐渐启动,LED市场未来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壁垒打破拉低价格
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制造商赚取了整个产业链上的70%的利润,中游的LED封装则赚取了约20%的利润,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简单应用型生产加工企业则只有10%的利润。“缺乏创新和研发,只是在给人做加工,产品附加值很低。”泉州市LE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黄水桥说。
目前,泉州有两三百家的LED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缺乏知名品牌。过去LED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专利大都控制在日本厂商手里,而且他们不愿意对外授权,从而导致LED的供应商至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不过,这些专利的失效期就在这两三年内,一旦失效,相信国内将会很快冒出大量LED制造商,并快速拉低售价。
黄水桥认为,这正是一些较有实力的泉州企业介入产业链上游,进行核心技术投资、研发的时机。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苏米特电子(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青山认为,长期从事下游产品生产、销售的泉州企业,投入上游技术研发更有优势。企业掌握终端产品销售的详细情况,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就省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大投入地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并不现实,“进行上下游合作,也是面对核心技术到期带来商机的一种选择。”杨青山说,LED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泉州企业的身影,但由于涉及原材料进口、技术专利等因素,真正大规模、大投资进入这一行业的泉州企业还是少数。厦门企业也有着自己的“苦恼”:虽然在产业链上游的芯片技术研发方面,厦门LED龙头企业在国内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但在下游的产品应用、封装方面生产力量薄弱。这种“倒三角式” 的产业现状,使得上游技术与应用转化脱节,更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杨青山表示,这带来了合作空间,LED企业进行产业链分工,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上游技术研发,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应用、封装方面的工作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