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国际市场多晶硅供不应求,并带动其原材料硅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7月,江苏口岸累计进口硅产品154.6吨,价值1013万美元,...
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国际市场多晶硅供不应求,并带动其原材料硅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7月,江苏口岸累计进口硅产品154.6吨,价值101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8.2倍和11.3倍;同期出口硅产品967.4吨,价值389万美元,分别下降 72.8%和增长10%。其中:进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1-7月,江苏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硅产品104吨,增长6.9倍,占进口总量的67.4%;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硅产品941.2吨,占出口总量的97.3%,而去年同期无加工贸易出口。
含硅量高硅产品进口量大幅增加,出口则由原料硅向高纯度硅转移,但低含硅量硅出口仍占出口量的主要地位。1-7月,江苏口岸共进口含硅量不低于99.99%的硅产品149.2吨,增长9.2倍,占进口总量的96.5%;出口含硅量低于99.99%的硅产品941.2吨,下降73.5%,占同期硅产品出口总量的97.3%,并且有26.2吨硅含量不低于99.99%的硅产品出口,去年同期则无此类产品出口。
九成进口自美国、日本和台湾,主要出口至日本。1-7月,江苏口岸分别自美国、日本和台湾进口硅产品78.3吨、34吨和27.2吨,分别增长6.2倍、18.6倍和10.3倍,自上述三地进口数量累计占同期进口总量的90.2%;同期江苏口岸向日本出口硅产品833.2吨,下降73.1%,占同期出口总量的86.1%。
进出口价格相差悬殊。由于硅产品进出口品种结构差异较大,导致进出口价格相差悬殊。1-7月,江苏口岸硅产品进口均价为65.6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的49美元/千克大幅增长33.9%;同期出口均价仅为4美元/千克,增长3倍。
造成江苏口岸硅产品进出口呈现“高进低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内硅材料需求旺盛导致进口大幅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太阳能电池和第六大集成电路生产加工地。硅材料作为目前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和集成电路生产原料,需求量不断增大;而国内多晶硅加工能力却依然较弱。据《中国化工报》报道,2005年国内硅需求量为3800吨,90%以上依赖进口。
二、国际硅材供不应求推动进口硅价上扬。随着信息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对晶体硅的需求异常紧缺,据《2006年中国多晶硅投资与发展分析》调查显示,2005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8100吨,需求量10616吨,缺口2516吨;预计2006年产量为10800吨,需求为 13800吨,缺口3000吨。全球硅材市场的短缺状况带动价格大幅上扬,国际市场上多晶硅的价格从2000年的9美元/千克迅速上升到今年80美元/千克左右,工业硅作为多晶硅的原材料,其价格随之上扬。
三、取消金属硅出口退税政策使得原料硅出口缩减,下游硅产品出口增加。自2005年5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金属硅的出口退税,限制了硅此种原料性的资源的低价出口,使得国内硅生产行业向深加工发展,导致原料硅出口缩减,而含硅量高的硅产品出口增加。
在这些原因背后折射出我国硅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局:
一、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国内企业工艺、设备落后。世界硅产业主要有6家跨国公司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控制着85%的国际市场份额,以拒绝向中国转让加工设备、技术等方式,限制中国硅深加工产业发展。据预测,2010年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多晶硅需求将达4365吨,2015年将达到1.62 万吨。若不以自主知识产权改变国内多晶硅的生产现状,加快多晶硅生产企业扩建或新建步伐,我国多晶硅产业受制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将无法改变,直接危及我国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厂家少,产业规模效应不足。我国多晶硅工业70年代初曾盲目发展,生产厂多达20余家,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消耗大、成本高,绝大部分企业因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到2004年只剩下两家工厂,生产能力仅为100吨/年。多晶硅行业目前公认最小经济规模为 1000吨/年,而现阶段我国企业产量30吨/年~50吨/年就算是较大规模。目前在建的千吨级的企业工艺及装备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成熟性以及各子系统相互间的匹配性,仍然有待生产运行验证后进行完善和改进。
三、国内多晶硅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多晶硅的走俏带动了其投资的骤然升温,将有效缓解多晶硅严重短缺的局面。但多晶硅产品分为太阳能级和半导体级,国内在建项目多数都将产品定位在太阳能级。虽然目前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要求低、市场形势好,但从长远看,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供求关系将趋于平衡,届时行业将重新洗牌,部分企业将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以上数据源自:海关统计资讯网www.hgt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