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再次展示出强劲的成长性。在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宣布了上半年光伏产业的多项喜人成绩: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各环节产量均超过前年(2021年)全年产量。
财联社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超过6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5%;硅片产量超过250GW,同比增长超过63%;电池片产量超过220GW,同比增长超过62%;组件产量超过200GW,同比增长超60%。
上半年,光伏产业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在于供应链价格快速下滑。王勃华在现场表示,年初至今,供应链价格经历短暂反弹后持续下滑,下滑最快的环节较去年下降超过78%,各环节价格的快速下降超出了老用户的降价预期。
在应用端,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新增装机量接近去年前11个月装机总合。考虑到下半年仍是装机旺季,中国市场需求快速加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今年全球装机目标由原先的280-330GW上调至305-350GW,其中国内市场由95-120GW上调至120-140GW。王勃华表示,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大基地项目将成为集中式项目增长的重要支撑。
业绩骄人背后,行业过剩的预警却在鸣响。 InfoLink Consulting资深分析师赵延慧在会上分享,光伏产业链供应量保持高成长性,但过剩程度加剧恐引发“淘汰赛”,如电池环节产能规模将率先突破1000GW/年,包括了不同技术路线的产能累计。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产量高增的背后,是光伏赛道的高成长性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但产能过剩以及产品同质化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焦虑。目前,产业链四个主材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盈利风险,价格踩踏情况时有发生。在会议期间,多位企业人士就过剩风险提出预警,呼吁行业健康理性发展。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交流中提出,随着行业进入“大光伏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涌入。但面临高强度竞争,新进入者在综合能力没构建起来的时候,生存会比较困难。高纪凡认为,谁能赢得未来还是要看企业能否做强做优并以客户为中心。
会议期间,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与财联社等媒体交流时也表达了同样观点。钱晶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热情的资本、政策、舆论,但行业发展却需要理性的资本、政策和舆论。而理性来自于正确客观的判断、及时顺畅的市场供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