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双良节能(600481.SH)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硅料战略合作协议书》。
根据合同,双方约定2021年9月—2026年12月期间,双良节能将向江苏中能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275万吨。按照硅业分会最新市场价格(2021年9月22日)测算,该协议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12.09亿元。
这是保利协鑫(03800.HK)今年拿下的第4份大单。自去年下半年对外宣布颗粒硅量产后,协鑫在手订单达63.995万吨。
2021年2月2日,隆基股份(601012.SH)发布公告称,与江苏中能签署了一项硅料采购长单。根据采购协议,江苏中能将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向隆基股份及其7家附属公司销售合共不少于91400吨多晶硅。
同一天,中环股份则抛来了更大的订单。根据协议,江苏中能将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中环股份附属公司天津环睿销售合共35万吨多晶硅。
据业内测算,若按硅业分会公布的当时硅料价格9万元/吨估算,上述两份订单金额预估价值将达到近400亿元。如今,硅料价格已站上20万元/吨。若按照当前的价格估算,上述订单价值将翻倍,达到800亿元以上。
今年5月27日,晶澳科技(002459.SZ)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中能签署《多晶硅购销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东海晶澳将于2021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向江苏中能采购颗粒硅,预计总采购量约14.58 万吨,折算平均每年采购达2.916万吨。
在陆续拿下大额订单的同时,保利协鑫也在加紧产能的建设进度。除了徐州颗粒硅项目外,2020年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这意味着世界硅烷流化床颗粒硅万吨级俱乐部迈进新成员。
保利协鑫与上机数控达成合作,双方拟于内蒙古共同投资、研发、生产30万吨颗粒硅项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江苏中能与无锡上机拟就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进行合作。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将分为三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拟为6万吨,拟投资人民币36亿元。
亚化咨询分析认为,保利协鑫已宣布的颗粒硅规划总产能高达55.4万吨/年,若全部投产,凭借成本优势,颗粒硅有望占据中国光伏多晶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专家分析,除了硅料价格“高烧不退”的原因外,颗粒硅自身独有的技术和成本等综合优势亦是下游厂商追捧的重要原因。
9月23日,“双碳”目标实施一周年之际,在2021中国清洁能源科技资本峰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介绍颗粒硅技术时称,“可以将多晶硅电耗由原来协鑫推出的西门子改良法的60Kwh/Kg降低到约15Kwh/Kg,综合电耗降低70%以上”。
颗粒硅的优势同样得到了行业及券商分析机构的认可。浙商证券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颗粒硅拥有成本更低、品质更好、投产周期更短、能耗更低等优势,值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期待”。
截至目前,协鑫集团是全球唯一具备用FBR工艺制备颗粒硅并实现万吨级量产能力的研发与制造商。
“根据我们实测,FBR颗粒硅综合电耗仅为18千瓦时/千克,远低于行业规范。”保利协鑫研究院副院长蒋立民说。
一项关于颗粒硅成本预想测算表明,在统计硅耗、电耗、人工、折旧、耗材等成本要素后,颗粒硅的全成本约为每公斤不足35元,甚至还低。
依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规定,高耗能、高排放的能源产业,将随着“双碳”目标向纵深推进,新批项目“双控”准入门槛会越来越向上拉升,这无疑给颗粒硅让出了更佳的赛道,挤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
“光伏上游制造环节占据了光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80%到95%,仅颗粒硅一项,协鑫就可以带动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再次实现至少80%的碳减排。”朱共山说。
不过,在产能尚未大规模铺开前,不论在光伏行业内,还是在资本市场,颗粒硅成为改变多晶硅竞争格局的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