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宣布,将联合相关车企在全球紧急召回480万辆汽车,其中在中国召回77万辆,占比近1/7。这可以看做是日本零部件企业重视中国市场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日本零部件供应商深度融入中国汽车产业。尤其在当前国际汽车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中日零部件企业深化合作,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中日零部件企业合作,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面对新的挑战,中日零部件企业更需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
掘金汽车零部件市场
如今在华的日本零部件汽车供应商有电装,还有日立、三菱、爱信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日本汽车进入中国市场,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通过合资合作在中国扎下根。
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球具有优势地位,牢牢把控部分发动机、变速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中国对日系汽车零部件依存度至今依然很高,每年从日本进口近百亿美元零部件,占中日贸易进口总额的27%左右。
今天,国内仍然有很多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配装日本发动机。“虽然自主零部件企业近年来进步很大,设备也在更新,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上差距在缩小,但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姚春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
日本三菱发动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自主品牌车型上。其4G18、4G63、1.5L4G15、4A91等发动机仍然是难以替代的产品。在中国,日本三菱有沈阳航天三菱、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合资公司。
沈阳航天三菱是由中国、日本、马来西亚三国的五家公司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中国航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比30%,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占股比25%,沈阳建华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占股比21%,马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股比14.7%,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占股比9.3%。
哈尔滨东安是中国、日本、马来西亚“三国六方”投资兴建的,是同时拥有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制造技术的企业。
三菱发动机的特点是轻量小型、低油耗,其采用高压油泵、高效率增压器及独特的高热效率直接喷射方式,燃油消耗少,燃烧性能优越,燃油消耗率减少约12%。同时,维修简单,结构可靠,系列产品可按需选择。在应用三菱发动机的长城哈弗H6 2.4L等车型上,三菱发动机的另一大优势是廉价也比其他日系发动机突出。
三菱4G63S4T、4A91T涡轮增压发动机是4G63的进化版本,由沈阳航天三菱研发生产,是一款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顺应国内涡轮增压的普及趋势,配装这款发动机的有哈弗H5、陆风X5、陆风X7、东南DX7等自主品牌车型。A91T是另一款三菱国产1.5T发动机,也就是4A91的涡轮增压版本。作为三菱较新的一款发动机,4A91T拥有可变气门正时、全铝缸体、正时链条等现代化的技术。1.5L排量与2.0L的4G63S4T形成高低搭配,同样也被国内二三线自主品牌车企所采用,如东南等自主品牌等。
另一家日系发动机铃木也是较早进入中国的日本零部件企业,其F8B三缸发动机曾经作为第二代铃木奥拓的标配发动机,在上世纪80年代随整车一起被引进国内生产,其国产型号统称为368系列,由重庆江陵发动机有限公司、山西淮海机械厂、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集团和比亚迪、东安等多家国内企业生产。368系列发动机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非常低廉、油耗低,适合一些车身尺寸和整备质量都很小的微型轿车使用,随着国内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目前处在被淘汰的边缘。
在变速器方面,当前较大的供应商有爱信、采埃孚和捷特科。采埃孚是德国零部件企业,爱信和捷特科都是日本品牌。日系汽车、合资汽车、国产汽车都有用爱信变速器的,都会用到,如传祺就使用了爱信6AT。
捷特科变速器已经应用于轩逸、指南者和蒙迪欧等车型上。当前,捷特科为世界各大整车厂提供变速器,如日产、三菱、马自达、宝马、大众、捷豹、起亚、现代、大宇、长安福特、华晨等品牌,年供货量超过400万台。
寻找新的商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日本零部件企业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市场机遇。“尤其是今年以来,全球疫情蔓延,日本零部件更希望从已经趋于稳定的中国汽车市场寻找新的商机。”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曾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配合日本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对华直接投资,日本零部件企业涌入中国。第二次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当前,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已经超过对美国直接投资。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已形成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体、以不同类型合资合作为补充的格局。
就“丰田系”零部件企业而言,对华投资的有日本电装、爱信、丰田合成和东海理化等企业参与,已经分别在华建立了合资企业及生产基地。而“本田系”中,对华投资重点从两轮摩托车向四轮汽车转变。在“日产系”零部件企业中,主要分布在广州、上海和江苏一带。此外,诸多日本零部件企业早已来华投资建厂。其中,矢崎总业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汽车线束专门生产企业,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入华,还有光洋精工、帝伯等日本零部件企业至今都已在华投资或建厂。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尚未走出销量滑坡的态势,但日本零部件企业还是在中国市场“蛋糕”极大诱惑下,将投资的目光再一次看向中国。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装营收为1.4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1%;营业利润为727亿日元,同比下降25.9%。作为日本排名第一的汽车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电装在利润滑坡的情况下再次将利润止跌、力挽狂澜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正在谋划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早在2002年11月,电装就与北京中汽联合汽配贸易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中联汽配成为电装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零部件市场的销售主渠道。电装向中国用户供应价格合理的优质零部件。2003年2月,电装公司在北京成立了独资子企业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电装在华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在天津、上海以及广州设立了分公司。时至今日,电装已经在中国设立了20余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并拥有遍布全国的130余家售后服务网点。
新的合作模式兴起
近年来,随着汽车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日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与中国的合资合作保持逐步增长态势。“在新的合作中,整车企业之间、零部件企业之间以及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零部件都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4月2日,丰田与比亚迪宣布,双方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企业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自出资50%,主要业务包括纯电动汽车及电动平台、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合资公司成立以后,丰田和比亚迪掌握各自技术强项的工程师将会在一起相互学习,从而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性能优异的纯电动车。”来自丰田的合资公司董事长岸宏尚所言透露出丰田看中的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平台、电控、动力电池等方面的“技术强项”。
4月,日野与比亚迪宣布,双方签署战略商业联盟协议,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BEVs)及相关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电气化零部件。对此次联盟,日野专务董事中根健人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此次合作,共同打造产品,充分满足客户在实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需求。”的确,双方将结合各自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在零部件等相关业务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推动商用车的电动化进程。
日野看重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较为全面的优势。比亚迪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可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叉车等新能源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整体解决方案。5月,比亚迪又重组了旗下的5家弗迪系零部件子公司,为与日方的合作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汽车市场吸引着日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转型、汽车消费升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都会带来汽车市场新的变化,对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品质、性价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内自主零部件的成长,国外零部件品牌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由此,也会倒逼国外零部件企业对华的供应链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品质。”杜芳慈认为,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加速,自主品牌与日本等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将进一步向着平等、共赢为主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