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2020年上半年主要汽车产业政策及下半年展望

关键词 汽车|2020-07-09 09:29:05|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摘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政策数据库统计,2020年1月1日到6月12日,共出台与汽车相关的国家政策320个,地方政策187个,其中消费环境和新能源汽车分别为124个和90个,是政策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政策数据库统计,2020年1月1日到6月12日,共出台与汽车相关的国家政策320个,地方政策187个,其中消费环境和新能源汽车分别为124个和90个,是政策出台最多的两大领域(下图)。

070920.jpg

070921.jpg

表 2020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发布的主要汽车产业政策一览

070922.png

政策特点一:促汽车消费政策低于预期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较大冲击,汽车销量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降,急需有效的刺激政策。

2020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行业期待已久的促汽车消费政策终于落地,经过分析,促消费政策远低于行业和消费者预期。《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五大举措):

举措一:调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点评:仅能减少生产企业压力,并不能真正促进汽车消费增加,轻型车国六推迟反而不利于行业技术进步。)

举措二: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点评:五大措施中力度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政策驱动阶段,距离市场驱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措三: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点评: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掣肘,补贴力度不会大,消费者报废更新意愿不强。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柴油货车来说,路权的限制或许能发挥更大作用。)

举措四: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点评:通过加大二手车流通促进新车销售是很好的政策路线,然而,二手车的税费降低仅是杯水车薪,对于加大二手车流通意义有限。放开区域之间的二手车限迁应该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打破各地方的政策壁垒比降低税费更有意义。)

举措五: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点评:当下,汽车金融政策已经比较灵活,尤其是各地城商行。此次汽车金融政策虽然细则没出,但是促汽车消费的作用不会很大。况且,近年来,各大银行坏账率不断提升,银行的风控更加严格,在利益驱使下,银行的积极性不会很高。)

政策特点二: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力度大

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了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到2022年底,为行业发展打下基础。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红利将由国家转到地方,地方政府根据各地汽车产业特点和发展重点,出台扶持政策,政策可以指向研发、生产、销售、基础设施、回收再利用等领域,与此同时,地方保护在所难免。

表 上半年地方政府出台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

070923.png

政策特点三: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2月24日,11部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意味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战略指导,发展步伐将提速。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多领域、多产业协同发展,11部委共同制定《战略》,预示各领域主管部门达成发展共识,有利破除行业壁垒,打破分割,极大利好智能汽车各产业协同,形成发展合力。按照战略规划,2025年将是智能汽车取得阶段性量产、市场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依据上述市场化目标,企业5年内的研发与投入重点应有的放矢,把握好发展节奏。

下半年政策展望一:强刺激政策不会出台

5月,我国汽车销量已经实现同比正增长,行业呈现回暖态势,相比于其他行业,汽车成为拉动消费的领域。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3.5%,其中5月份下降2.8%,扣除汽车下降3.5%,也就是说,汽车相比其他行业表现较好。 在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一般预算支出及减税降费将更多的指向就业和民生领域,突出“六稳”和“六保”,汽车产业按目前的运行情况,相较于其他行业运行较平稳,受外贸及疫情影响较小,2020年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

下半年政策展望二:地方政府将接力中央,成为促进汽车消费的主力

国家层面的促消费政策已经比较清晰:多角度支持新能源汽车,支持老旧汽车更新等。具体实施来看,各地方政府有很大余地。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经济实力等出台扶持本地汽车消费的细则。上半年已经有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下半年,会有更多省市跟进,各汽车企业应紧跟各地具体细则,采取精准营销策略,做到一地一策、一车一策。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