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时提出,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以8.3%以上的增长幅度,带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4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5%。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起好步,夺取工业开门红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
“要夺取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就必须明确目标,全力以赴抓好要素保障和工业运行协调,集中精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引导重点企业做好节前设备检修和维护,为节后启动和恢复生产创造条件,确保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在正月初八开工率达到80%以上,正月十五达到95%以上。
据了解,全市经信系统干部将围绕这个目标,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生产订单、资金、用电、用工等相关信息,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保障重点企业生产要素供给。并在摸准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新项目和技改增长点清单的同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投产见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尽快达产增效,力争全年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0亿元以上。
“不用扬鞭自奋蹄,奋力实现开门红。”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跃波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大型专业环保企业启迪环境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环卫专用车的研发设计与制造营销,自2008年1月落户咸宁高新区以来,始终把企业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捆在一起,通过增资提能扩大生产规模,全力打造百亿级企业。2019年在拥有3000台套生产设备,年产环卫专用车1万辆产能的基础上,又投资4.9亿元新建了总装车间与结构车间,形成了全车整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预计今年年产值可提升到30亿元以上。
强措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要发展,关键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为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在制定出台《关于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明确提出要通过提升制造业质量水平、品牌优势,让“品质革命”引领“咸宁制造”迈向“精品制造”。
一方面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冶金建材五大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医药健康、纺织服装、森工造纸、新材料、节能环保五大百亿级产业,壮大机电、涂附磨具、应急装备制造等12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确保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推动咸宁高新区跻身全国百强国家级高新区行列。
一方面大力实施新一轮信息化技改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落实“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升级换代,向智能工厂转型,确保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达20个。同时,通过持续培育壮大行业“隐形冠军”,引导支持企业走“专特新精”发展道路,使全市省市级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达到100家。
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企业上云奖补政策,通过“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确保新增上云企业不少于200家,完成申报省级制造业“双创”平台、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和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5家。
稳预期,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
“我们将通过创新和资本的双轮驱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治理水准,力争把企业建成国内资本市场最优质的上市公司之一。”面对2019年各项目标圆满达成的喜人业绩,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晖开始布局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黄晖说,该公司继去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7.77%的目标后,近日又与有关部门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5G智能制造基地,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让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预期、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更能激发企业的投资创业热情。”位于嘉鱼经济开发区的湖北石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生产化妆笔包材为主的企业,长期为欧莱雅、卡姿兰等化妆品领域一线品牌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