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车取代内燃机引擎汽车的变革时代正在展开,而这已正在中国提前上演。
市场研究人士认为,2018年中国共计售出110万辆插电式电动车,约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4%(约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半),远高于美国2018年仅35.8万辆销量。这还是在仍有大量家户还未购置任何汽车情况下的规模。
电动车迈入平价化 中国市场规模有望拉升
若未来电动车售价可步入平价化,预期可望进一步拉升中国市场销售量。反观欧美等西方国家市场汽车年销量已达顶峰,人均拥有汽车的比例高,在人口数不及中国下,潜在市场扩充规模有限,电动车销售预期主要来自既有车主的换新车潮。
截止2018年,中国的110万辆电动车销量,占该年全球总电动车销量55%以上,也比两年前增长3倍,2016年中国电动车销量仅为35.1万辆。
另外,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量超过全球总量一半,随着锂电池价格持续下滑,产业分析师预估,未来5年内电动车售价就会比汽油或柴油汽车便宜。即使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将持续成长,预估到了2021年,中国将生产高达70%比重的全球电动车电池。
电动车崛起 守得云开见月明
对中国造车产业来说,电动车兴起算是给了一个加速跟上、甚至超越西方汽车产业领导地位的一个突破口。
因为电动车造车所需零组件少,比复杂的内燃机引擎汽车还要容易打造,在技术难度不会太大,加上中国拥有庞大内需市场支撑,自然容易让中国电动车造车产业兴起。近年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即为明显例证,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拜腾汽车、威马汽车等,部分业者即使数量仍少,但已开始量产出货。
电动车列为「中国制造」十大商业部门其中一项,借以提升中国先进工业技术,其作法包括补助数十亿美元在电动车及电池制造端,并鼓励中国企业及消费者购买电动车。另外,电动车也将有助解決能源及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以及碳排放过高等问题。
借电动车有望境外拓展
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肯定是一大压力及加速转朝电动车发展的驱动力。如德国大众集团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很难放弃这块市场,且如今其全球销量中有高达4成贡献来自国内需求,这也不难以理解为何大众集团、宝马等国际汽车品牌如今很积极在发展自有电动车战略。
另一方面,同样道理,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来说,虽然目前仍主要经营本地市场、鲜少出口海外,但外界预期未来中国电动车业者可能仍会进军中低收入水平的西方国家市场。若成真,届时或可见大量低价、高效率电动车遍布部分西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