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入调整期

关键词 宏观经济 , 进入 , 调整期|2005-09-07 00:00:00|来源 中国磨料磨具网
摘要 从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人们是无法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是通胀,还是通缩?是过热,还是进入了下滑通道?一方面,GDP高速增长得以持续,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并正面临着反弹,...
  从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人们是无法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是通胀,还是通缩?是过热,还是进入了下滑通道?一方面,GDP高速增长得以持续,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并正面临着反弹,进出口贸易一片繁荣,生产品价格指数仍然走高及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M2的增长放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几个月下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下降等。因此,用传统的理论来观察上述现象,既可以得出国内仍然面对经济过热的因素,也可得出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风险之结论。
  但如果跳出传统理论,从中国GDP快速增长之动力、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CPI的分离、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及M2的增长放缓之矛盾等因素分析,从中或许能够得出一个结论——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如果从历史来看,国内经济突然从高速增长、投资过热及高通货膨胀中走出,经济增速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国内投资放缓而使银行信贷增速减慢等,都是十分正常的。特别是对于建立在银行信贷失控、地方政府主导及房地产单方面拉动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放缓,不仅能缓解目前经济出现的一些矛盾与瓶颈,也能为国内经济未来发展创造一些条件。
  近几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之动力,主要表现为:进出口贸易增长、私人与政府消费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对于进出口贸易,尽管推动我国出口增速大幅提高的短期贸易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美元升值、欧元前景出现变数、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全球房地产市场泡沫开始破灭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但中国出口增长的长期推动因素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如经济开放与国际化程度增强、人力资源丰富、“中国制造”迅速扩张等。也就是说,尽管国内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较高,世界经济波动及贸易纠纷等因素可能造成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但都无法削弱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进出口贸易增长仍然是国内经济增长动力。
  从私人与政府消费增长来看,以商品零售为代表的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私人消费一直在增强,今年1~4月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增速13.3%。而拉动这次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力——汽车与住房,尽管最近一些政策的出台使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高位运行,如5月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1%以上,1~5月全国住宅投资增长21.8%。对于政府消费来说,经过多年的财政扩张其支出增长被控制在低于收入增长的水平上,政府消费自2001年来已逐渐减弱,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因此而逆转。
  至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经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投资增速趋缓,但仍在2004年高速增长上高位运行,即同比增长26.4%。
  因此,国内需求的增长虽有所放缓,但目前仍然处于高位运行上,即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仍然得以持续。
  连续14个月维持在5%以上水平的PPI为什么没有传导到CPI上来,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住房价格,一年多来,住房价格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增长水平上,而拉动这次国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房地产及相关行业,高位运行PPI基本上传导到房价上去了;二是政府对某些居民消费品价格严格管制,而这种管制一放松,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很快就传导到下游产品上。如5月份CPI居住类价格中,水、电、燃料价格同比上涨8.9%,涨幅比2004年同期加大了两个多百分点。再加上CPI的代表性不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偏低,这些都是影响PPI向CPI传导之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而M2增长放缓,很大程度是中国金融体制面临的困境造成。一方面居民储蓄急速增长,银行许多剩余资金找不到好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需求资金无法在银行获得贷款,只好转向地方财政借款及民间信贷。如去年宏观调控之后,唐山各银行就已停止向市内几百家各类钢铁企业放贷,钢铁企业主要部分的资金只能源于政府财政贷款。由于银行利率过低,居民储蓄意愿连续两个季度创下回落新低,这就使得大量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
  总之,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只要出口增长不减,房价在升,国内经济增长态势不会改变,通货紧缩也不会出现,只不过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增速会有所放缓,而这种放缓只能说明国内经济进入了新调整期。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