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放缓,我国磨料磨具行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形势。在低迷的市场背景下,环保督查、原材料疯狂上涨等问题,对磨料磨具...
【导读】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放缓,我国磨料磨具行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形势。在低迷的市场背景下,环保督查、原材料疯狂上涨等问题,对磨料磨具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行业似乎弥漫着一股悲伤。更多人在抱怨外部因素时,却忽视了内部因素,忽略了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近日,原机械部磨料磨具工艺装备所所长、郑州金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邹甫骏就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谈了自己看法和建议。原机械部磨料磨具工艺装备所所长、郑州金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邹甫骏
最近20多年来目睹了行业的产能巨增,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原来的十大部属重点骨干企业逐渐淡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无序的竞争硝烟弥漫。在这过程当中令人振奋的是:新的技术、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出现,依靠自身的能力,基本挡住了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设备和技术依靠进口的局面,部分中国创新的技术如:清吹机的出现取代了酸、碱、水洗工艺,从此磨料行业的“中国制造”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金烨公司推出以清吹机为核心的定向破碎理念以后,为企业的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创造了条件,部分企业的磨料产品也能够在国际市场参与质量竞争,树脂砂轮成型机组在引进的基础上已做了大量改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自动化程度都属于国际先进水平。无烟煤取代了石油焦冶炼SiC并在中国普及。但是,相当一部分磨料磨具企业仍然处于起点低、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总体上还是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水平低下,污染严重。
大量出口的磨料仍然是低价出,高价进,普通磨具始终徘徊在中、低档产品范畴,很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出口的中国数控磨床还需要外国砂轮配套,砂带磨床在中国普及率还远远不够。
总之,当今的磨料行业喜忧参半,喜的是磨料行业已成规模,有自我创新的需求和动力,忧的是在这次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中,磨料行业能不能在烈火中重生?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
1、磨料行业的环保问题:这些年来,尽管各企业以及郑州金烨公司在环保除尘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但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和增加环保投入。
2、磨料行业的生产方式现今自动化基础非常薄弱,何时才能摆脱密集型劳动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早已不是过去的充足而廉价了。
3、磨料的非磨削用途,量大而且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如:碳化硅、碳化硼烧结体、α-Al2O3 纳米材料等应该大力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加以开发。
4、建议磨料行业的企业家们,改变比产值、比规模的理念,潜下心来如何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做得更好?
这些年来,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1、为什么刚玉冶炼的电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七砂就已经达到了1970度,而现在电价如此高的时代,行业平均水平竟然为2500度,难道全是因为矾土质量问题?
2、砂带磨床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普及率高的设备,现在中国的砂带生产已经有相当水平和规模了,为什么砂带磨床就发展不起来呢?
3、现在各行各业已经在大力发展自动化生产模式,国家也在大力扶植智能机器人产业,为什么磨料行业连一个无人车间都没有?金烨公司在贵阳三山设计建造的刚玉生产线虽然被行业评为技术先进,但还是没实现自动化。试想:如果要在行业大面积推广智能化生产,没有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怎么能实现呢?
纵观现状,我觉得有几点需要和同仁们共同讨论的:
1、行业必须组织力量搞一次“磨料磨具产品国内外技术水平分析”,在此基础上订立“中国磨料磨具产品发展规划”,找到差距,明确目标,这样才能有力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强化磨料磨具的标准化研究和质量监督水平。标准是关键,标准应该参照国际市场的技术水平,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可以激励行业发展的基本门槛,而不是几个大厂开个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评议结果。我感觉我们的标准水平严重滞后,比如:F砂的标准、清洁度的标准,砂轮的组织、硬度和强度......
3、如何进一步激活行业协会的功能?现在的磨料磨具协会工作很努力,为各企业办了不少好事,组织行业共同发展也是用了心、尽了力。但是在机械部撤销以后,行业协会如何取代政府的部分职能,如何改变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遗留下来的:磨料行业以三家部属企业为中心,团结全行业的格局,改造成真正的、更有作为的,懂行业、懂技术、更富有凝聚力的行业协会呢?
4、行业需要一个研究开发机构。1984年机械部郑州三磨所改变主攻方向,撤销了普通磨料、磨具、磨削研究室,三磨的内容已经大部分改写,只是保留了超硬材料和所名,从1958年到1984年行业26年的普通磨料磨料磨削技术积累化解为零,从此,行业失去了技术依托,国家质检中心缺乏技术引导能力,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迷失方向。从84年到现在的33年间,行业的规模成倍增长,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并不理想。时至今日,目睹国外的磨料磨具产品对中国产品的挤压,束手无策,行业的技术龙头不知何时才能形成?
我之所以忧郁,是我谈到的这四点,不知应该归谁来管,归谁来做?总之,我期盼我们的行业能够前仆后继,一天天兴旺发达,有朝一日我们也能为磨料磨具产品的“中国制造”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