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中国造船业力求在全球“智能竞赛”中抢占先机

关键词 造船业|2016-12-12 10:29:27|来源 新华社
摘要 在全球造船业陷入生存危机的大环境下,智能制造被世界主要造船大国提升到战略高度。日前,记者在南通调研时发现,赢得这场“智能竞赛”就能赢得造船市场的未来已经成为...
       在全球造船业陷入生存危机的大环境下,智能制造被世界主要造船大国提升到战略高度。日前,记者在南通调研时发现,赢得这场“智能竞赛”就能赢得造船市场的未来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造船国——中国、日本、韩国的共识。
       造船业掀起的“智能竞赛”
       据了解,韩国造船界将其当作突破现阶段危机的“困境突破口”,日本也将其认定为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性革命”。
       日本在今年海事创新会议上提出“i-Shipping”的概念,即将物联网、大数据运用到船舶运营和维修中,并反馈给船舶设计和建造,从而达到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一体化的效果。韩国主要船企积极推进智能船舶研发。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材料显示,2016年7月现代重工宣布与微软、英特尔、SK航运、大田创意经济与创新中心(DCCEI),以及蔚山创意经济与创新中心(UCCEI)进行合作,致力于智能船舶的开发。2014年5月,大宇造船海洋与韩国SK电讯(SKT)签署一份合作进行新一代高科技船舶的研究和开发的谅解备忘录,联手研发以信息与通讯技术(ICT)为基础的“智能船”。在韩国最新出台的《韩国造船产业竞争力强化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智能船舶核心技术开发。
       《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化,绿色化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今年4月,工信部下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船舶行业应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智能化标准与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
       中国船企瞄准智能制造第一方阵
       在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来自江苏南通的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是船舶行业唯一入选的示范项目。
       5月18日,全国船舶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在南通举行,南通中远川崎智能制造经验在会上推广。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杨拴昌认为,南通中远川崎示范项目是全国船舶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
       据中远川崎负责人介绍,中远川崎的智能车间将机器人应用和生产线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以最新刚投产的中1径智能管加工线为例,该线总投资近40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近1倍,年节约8000多工时,经济效益明显。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称,如果中国造船效率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全行业将可节约人工成本2亿-3亿元。
       南通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是促进船舶产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下一阶段推动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今年9月南通市入选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三年内国家会给予南通专项资金支持,省级财政也将给予配套支持,新成立的南通市产业发展基金中也将重点扶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
       据了解,除了南通中远川崎的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外,“船舶分段制造数字化车间”“海上钻井平台装备制造智能化焊接车间”“船舶制造多功能舱室焊接机器人”等项目已在中国船厂开始运行。
       中国船级社总裁、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孙立成表示,通过开展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和面向智能制造的船舶设计技术以及智能制造工艺及数据库、车间智能管控和互联互通平台等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中国船厂将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设计建造,掌握智能造船的核心技术。未来,船舶智能化必将成为全球航运的大势所趋。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