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百五十余年来,自“洋务运动”催生了“江南制造局”等一批中国制造先驱以来,从“造不如租,租不如买”到“血汗工厂”,到“中国创造&rdquo
一百五十余年来,自“洋务运动”催生了“江南制造局”等一批中国制造先驱以来,从“造不如租,租不如买”到“血汗工厂”,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历经磨难,几经周折,继农耕文明时代的强盛和跌落之后,终又抓住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尾巴,从追赶到超越,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然而,当“中国制造”在国际学术界名声雀起、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叱咤风云扬名立万,成为各国政客和专家学者不可或缺的核心话题之时,亦有另一种声音为“中国制造”贴上了“血汗工厂”、“山寨”、“廉价劣质”等等标签。事实是,历经百余年的奋斗崛起,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和融入世界经济大生态的过程中所焕发出的创造力,“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更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者。自2010年起,中国从美国这个“百年制造业冠军”的手里夺回了制造业附加值世界第一的宝座。这个“世界工厂”为全世界生产出近一半的主要工业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手机等,中国在上百个主要工业制造门类中赢得了世界第一。同时,中国创造的产品和技术纷纷获得全球的高度认可,华为、中兴、联想、美的、海尔、比亚迪、三一重工、海康威视、大疆等等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部署下,一个制造强国正在冉冉升起。
如今,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破茧而出的“中国制造”更显现出惊人之美!
纵观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最显著的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通过二次创新实现快速追赶”。中国本土有着截然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情境,给了以华为、海尔、联想、中集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通过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开展“二次创新”赢得快速追赶的机会。它们从模仿起家,通过“逆向工程”,在努力学习发达国家“一次创新”的先进技术基础上,根据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结构,开展有效的“二次创新”,从而成功实现快速的技术追赶,乃至超越发达国家制造企业。2015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22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0%,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数》中指出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超越美日,排名全球第一,占比32.1%。在高铁、第三代核电、C919/929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等中国创造的产品和技术纷纷获得发达国家高度认可,中国的快速追赶之美让世界震撼。二、“包容性增长惠及最广大人民”。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贫困与共享繁荣》报告指出,世界极端贫困人数仍持续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等亚太地区国家贫困人口下降。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还伴随着就业增加、收入差距缩小等反映“包容性增长”的特征。30多年前,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三分之一,制造业的发展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是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解决了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如今,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国2015年以人均7820美元的国民收入在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群体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中国制造在发展中利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和手段优化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社会各层面协调发展,并努力实现更为绿色的结构转型。三、“完整工业体系快速形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前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帮助下,我国开始搭建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基础骨架。经过多年来的曲折、持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释放的强大企业家精神加之开放的竞争环境中释放出的巨大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业已经深刻而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迄今,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具体地,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这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让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呈全面确立之势。
那么,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可持续化的环境中,中国制造业如何再上台阶,达到2025年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这就需要中国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突破现有发展瓶颈。一破“低端锁定”。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似,长期代工模式使“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链主企业的重重阻碍下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而如今发达国家的“回归制造业”战略,以及东南亚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在低端制造业的崛起,从高、低端两个维度对传统中国制造业形成了巨大冲击。而由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中国制造企业往往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突破低端锁定与路径依赖,实现向“微笑曲线”两端移动,即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升级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利益。二破“血汗工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但在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的今天,随着逐年上升的单位劳动成本和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赖以支撑的“人口红利”将难以为继。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要最大限度地从释放“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每年逾700万的高校毕业生、累计高达404万的出国留学生是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而新生代职业技术工人是用精细化生产和流程优化的重要人才资源,中国制造需要依靠高素质人才释放出以人口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的“人才红利”,从根本上打破“血汗工厂”模式。三破“无芯无脑”。长期的“市场换技术”模式下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往往拿不到核心技术,也导致中国制造产业在关键零部件(例如汽车的发动机、空调的压缩机等)的制造能力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薄弱,仍然以发达国家供应为主。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划分的35个子技术领域中,2015年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有28个。但在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基础通信程序、音像技术、医学技术等7个领域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光学和发动机领域,而这些类别的技术恰恰是造成中国制造发展过程中“无芯无脑”的限制瓶颈。这就需要制造企业利用全球化机会,更加有效地开展快速追赶的“二次创新”,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工业强基工程”建设的契机,从被动的学习者、追赶者,更快地变成超越追赶的领先者。
成功背后的最关键要素是什么?企业家!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虽然资金与技术积累有限,但优秀的企业家们靠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利用低成本后发优势创造了一大批“大干快上赢得市场份额世界第一”的优秀制造企业;也成就了一大批集聚资源和能力、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埋头苦干闷声不响发大财的隐形冠军”;更有自强自立于“血汗工厂”奋斗历程中脱颖而出的龙头企业能辨识出新的技术追赶规律,把握范式转变中的“机会窗口”,从追赶走向超越。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制造”向世界呈现出从以模仿和改进成熟技术为特色的二次创新、到融入先进新技术的后二次创新,到基于前沿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呈现多态势发展的局面。如今,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全球市场也正经历着一场以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革命新浪潮,“中国制造”未来如何散发出智慧与创新交织的美丽光芒,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来拥有更多的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起于“中国制造”的复兴,而“中国制造”的伟大崛起必然有赖于创新驱动的伟大企业背后的伟大企业家!更有赖于创新崛起于广大中小企业中的企业家群体。
(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