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业升级主要依托行业结构的改善和行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行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行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行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
9月22日,2016年磨料磨具行业高端论坛在成都举行。郑州宏基研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伟在论坛上了作了“技术、管理、品质是行业升级的根本”的报告,以下内容根据PPT整理。郑州宏基研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牛伟
我们看到了“代工之王”富士康给苹果公司“打工”,但却不知富士康只是赚取了1%的加工费;我们看到了80%收入来源于利息差的银行业轻松实现20%以上的收益率,但却常常忽略大多数工业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仅为5%;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出口企业纷纷扩大海外规模,但却发现他们常常因为贸易伙伴所设定的技术壁垒而产生的巨额损失;我们看到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巨头纷纷通过海外并购等途径提升竞争力,但却常常忽略中国企业的并购依然是在核心配套件和技术方面处于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为了扭转这些局面相继出台了发展政策,但不可否认,国内企业在行业转型上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在面对本轮以降低成本为特点的全球化分工日趋细化的环境下并不能出现令自己满意的改变。
于是,中国的企业日渐疏离实业,纷纷进入资源和金融领域,但民营企业在并无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地被挤出,尤其在金融危机和2010年后,市场再一次发出了对中国行业升级的呼声。
第一方面,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磨料磨具行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好行业升级中技术创新的走向和着力点,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作出切实贡献。
技术创新是行业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近些年来,中国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少数产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但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是产业升级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产业升级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要赢得市场竞争,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但总体而言,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专利数量增长较快,但专利质量水平有待提高。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2014年,中国企业共申请了26472项欧洲专利,占全部欧洲专利申请数的9%,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远。而且,中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领域,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家公司就占据了申请总量的70%。
三是大学与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低。近年来中国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并产生了一些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但由于体制、观念等原因,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尚未建立起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的支撑,对科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机构和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实力不足;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创新成果转化动力;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等等。
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需要推进,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适应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经验,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制度障碍,给予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更大的处置权和收益权。
在明确主导行业和政策重点的基础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集群,依托重点工程和项目,强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提高装备制造的科技水平;振兴节能环保行业,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开发、改造和推广应用,提高各行业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强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研发投入和布局,提升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突破国际行业垄断并造福中国消费者。
第二方面,在制造企业中,精细化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监控从物料投产至成品入库的全生产过程,并对物料消耗、设备监控、产品检测进行管控,让整个车间现场完全透明化,为企业营造一个快速响应、有弹性的精细化制造管理平台。
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突破当前制造业“瓶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迫切需要。一是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强化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三是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四是探索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中小民营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全面加入WTO且15年的保护期到期后,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加白热化的全球竞争外部环境,加上中小企业用工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其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偏弱。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否则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企业转型升级,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形转变,是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学术界及企业界以往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没有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小民营企业该怎样的升级值得探讨。中小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要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避开资源的劣势,找准突破中,有的放矢,达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路径一:专注一个细分再细分的市场,并且持续创新,专而精,精而强。中小民营企业资源能力有限,不能大而全、小而全,更不能搞多元化,必须做减法,专注聚焦一个细分再细分的市场,并且进行持续创新,避开大企业及外企的竞争,做到这个非常细分的市场某个点上突出优势,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并且取得丰厚的回报,做到可持续发展。
路径二:专注一项特定技术,并且持续创新,以一项专有技术开发细分市场的多种产品,在老市场推出新产品。中小民营企业资源条件的有限,必须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上专注一项特定技术,以专注的一项技术核心平台开发多种产品,并且不断创新提升,捍卫自己的细分市常
路径三:专注一个产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一个产品的多种形态在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及相关领域推广,以老产品、在新上下游市场上应用。中小民营企业在某个细分再细分的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后,企业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析,必须在升级上的所突破,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及资源条件,必须在原有领域专注的产品上作文章,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不能盲目进行扩张,更不能多元化。
路径四:在专注一项特定技术及一个产品的基础上,整合产业链条,向终端市场延伸(从B2B到B2C),专注自主品牌及拓展,利用“互联网+”,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一般是:由简单委托再加工(OEM)到委托设计制造(ODM)并最终建立自主品牌(OBM)的升级。这种模式需要规模优势,比较适合大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聚焦专注一项特定技术及一个产品的优势基础上,在寻找发展升级路径,针对各个企业自身的特点及优势,长远来讲应该建立专注自主品牌及品牌拓展,并建立线上线下和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方面,行业升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品质质的飞跃,宏基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品质至上的原则。在近几年整个行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不达标企业逐渐减产、关门甚至倒闭,宏基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靠的就是过硬的品质。
用品质与创新赢得激烈市场竞争,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心声,同时也是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制胜法宝。
品质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当前人口“红利”、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因素消失,企业利润遭到挤压,行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2015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该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质量创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向品质要效益,将是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产能过剩,各企业之间打价格战,到国家强制收紧过剩产业,关闭众多中小企业,再到2016年新一轮环保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就开始整改,即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宏基坚持不回收使用废料,不打价格战,坚持绿色发展和绿色生产,最大限度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利益,打造宏基品质。
企业会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创新”上,例如产品转型、材料运用、人才引进和管理模式等综合要素上,“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只能通过产品创新,及时推出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经济环保、质量过硬的新产品,保持整体竞争优势”。
制造业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要从简单的要素数量投入,转向对要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已认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创新着力提高全要素利用效率。 一般而言,全要素生产率包含科技、管理、人力资本和质量等要素,这些要素均会对企业绩效提升发挥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冯冈平认为,在众多企业要素中,科技是创新能力要素的核心,技术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品格,是企业创新能力载体和动能,“质量是根本,而管理是保障”。
事实上,包含品牌、认证等要素在内的质量能力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质量能力越来越表现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质量信号。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质量是提升企业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和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新动力。质量的提升本身已成为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拥有品牌的企业与没有品牌的企业相比,全要素生产率高出51%,平均利润高出约3000万元,利润率高出约5%,反映出质量品牌的打造对于企业的绩效具有极为显著的效应。
另外,获得国际市场认证的企业,与无国际市场认证的企业相比,工业增加值高出5.99倍,利润额高出6.73倍,利润率高出13%,反映企业通过质量认证等极大地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绩效水平。
“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实现固有性能持续不断地改变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最终实现更高的效益。”有关专家指出,对比技术创新等而言,企业的品牌发展、标准改进、计量精度提高、员工劳动技能提升和质量文化建设等质量创新活动是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转型升级路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缺乏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的小微型企业更加适用;处于价值链终端的企业可以采用,数量更为庞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OEM和ODM企业更加适用。
“德国‘工业4.0’,它的支撑就是质量和品牌。品牌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差异化和溢价效应。如果没有质量和品牌,不要说中国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不能实现,就连制造大国的地位,由于一些国家的追赶,都可能会动摇。”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规划时指出,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工业4.0”的理念。
“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工业、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高度交叉渗透,这种渗透是基于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基于产品新的用途和功能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上述人士说。品质是中国制造业的瓶颈,“比如在基础领域,我们的一些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系统等,质量及可靠性都不太高,只能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在高端的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同样存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去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更把质量为先作为基本方针之一,还特别提到,要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新常态下,品质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