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30抢装潮”下的中国大多数光伏上市企业半年业绩令投资者亮瞎了眼。不过,对于提前进入“狂欢”的中国部分光伏企业来说,担忧情绪也在漫...
“630抢装潮”下的中国大多数光伏上市企业半年业绩令投资者亮瞎了眼。不过,对于提前进入“狂欢”的中国部分光伏企业来说,担忧情绪也在漫延:抢装“退潮”后,胃已撑大的巨头们将何去何从,它们如何捱过僧多粥少甚至粒米未现的日子?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经公布半年报的光伏企业中,超过九成的上市公司业绩飘红。
航天机电2016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74.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37.2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在报告期内光伏组件销量442MW,同比增长84%,国内市场实现销售345MW,海外市场实现销售97MW。
全球最大的光伏多晶硅生产制造商保利协鑫今年上半年实现收益约13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8.7%,股东应占盈利1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137.6%。
得益于火爆的应用市场,保利协鑫2016年上半年多晶硅片供不应求。据这份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中,该公司保持满产满销的局面,其中,多晶硅片销量达到近8.9GW,同比猛增26%,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该公司管理层称,业绩大幅增长,除了管控成本之外,旺盛的市场需求及硅片价格上涨成为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财报还显示,保利协鑫上半年毛利率达32.9%,同比倍增的股东应占利润相当于中石油的2.6倍,在上半年大幅减值拨备的基础上,利润却达到历史新高。
协鑫集团在A股的另一重要成员——协鑫集成发布的半年报同样令投资者兴奋。这家去年重组超日太阳能的公司,在过去半年中实现营业收入67.08亿元,同比增长88.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2015年,协鑫集成因在A股市场最高涨超十倍而被资本市场熟悉。
在多晶硅公司一片喜庆的同时,和其有多年路线之争的单晶硅阵营同样频传捷报。
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龙头公司隆基股份中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8.3亿元,同比增加630%。公开资料显示,隆基股份中期净利润目前暂居同行业上市企业A股中的首位。
紧随隆基股份身后的东方日升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4亿元,同比增长9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80亿元,同比增长365.72%。
净利润排名第三的南坡A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88.33万元,同比增长126.9%。
在纷纷大跳跃的业绩增幅方面,创业板光伏企业向日葵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633.14%,成当前盈利增速最快的光伏企业。珈伟股份则以1966.43%的增速排在第二位。
此外,此前保壳成功摘帽的海润光伏、亿晶光电、阳光电源等众多企业也均实现了业绩大幅提升。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半年光伏企业业绩向好的原因是,装机量激增所致。
在8月27日的一个新能源高峰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对众多媒体表示,630抢装潮致使上半年光伏装机量超过20GW,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正是由于迅速扩大的装机量带动了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也使得今年上半年众多上市光伏企业半年报纷纷拿出了好业绩。“中国光伏大企业的业绩高增长实属意料之中。”
王勃华在论坛现场演讲中展示的PPT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已经超过20GW,新增规模相当于去年同期(新增7.73GW)近3倍。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今年全年光伏新增并网量有望达到30GW,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从目前各大光伏企业装机速度来看,今年下半年装机量肯定会超过10GW,全年也必然会超过30GW,所以今年全年光伏企业的业绩会呈现上涨局面。
在业绩普涨的大好局面下,总部位于苏州大区中的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却在与记者聊天时透露了他的担忧。
这位要求不具名的光伏业资深人士表示,630抢装新政虽然直接触发各大企业业绩大涨,但同时也应看到,下半年整个市场可能出现断涯式的萎缩,多年前曾经令中国光伏产业遭受灭顶之灾的产能过剩的行业危机或再现,一直成为企业心病的补贴到位和西部多省弃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可能会让相关上市企业面临业绩回调的压力。
上述人士表示,这从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行业简称“领跑者”)上的表现可见一斑。据悉,该基地是国家能源局启动的首个1GW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投资估算100亿元,将建设13个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均上网电量15亿千瓦时,年可实现税收2.6亿元、节约标煤48万吨。
“领跑者”示范基地的样板效应下,众多中国光伏企业为进入此基地抢占份额而进行了激烈搏杀。最终,此前一直不受待见的单晶组件一路狂奔,抢夺了超过七成的份额,取得了单晶组件在光伏整体市场份额3倍之多的惊喜成就。
或许正是单晶在“领跑者”的意外受宠,刺激了中国各大光伏巨头开始围绕单晶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扩张。
一个月前,总部位于南京的中盛光电与隆基股份合作,成为第二家主打单晶产品的组件厂商。第一家宣布从美国回归的中概股晶澳太阳能也宣布,截至今年7月中旬,晶澳太阳能单晶产品累计出货达到7GW,成为名副其实的“单晶霸主”。
另据了解,仅在今年,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电力、晶科能源、晶澳及韩华等全球排名前十的大企业均拿出扩张计划,一些企业正在新增或者将多晶电池线改为单晶电池线。一位业内人士对单晶行业的大力扩张表示悲观,“对多年前令中国光伏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心有余悸,产业寒冬或许很快在单晶市场上重现”。
王勃华在上述论坛上也表示,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光伏应用的认识,导致中国相当多数的企业纷纷大兴土木。“尽管时间不长,但我要提醒中国光伏公司的决策者们,仅在泰国一个国家的产能就已经翻了好几倍,我不建议中国的企业再去这里投资建厂。”
而在国内,晶澳、晶科、阿特斯、天合等诸多一线光伏大厂纷纷收回此前委外订单,许多沉睡的产能线重新听到了机器声。据预计,仅目前上述诸多一线大厂量产的年产能超过35GW的多晶组件,但实际上由于国家主管和政策制定部门对光伏组个转化效率的门槛,符合“领跑者”计划的多晶硅大概只有二至三成。随着各大高效组件的投建,光靠光伏领跑者计划的需求远远不足以消化,尤其是领跑者计划的年度计划量已经提前冲刺实现。剩下的后半年中,或许相当多数的非一流企业将再次面临储存的压力。
面对中国光伏行业一些有超前意识及部分悲观者的担忧情绪,王勃华同时解释,由于国家同时实施了光伏扶贫计划和开始启动分布式电站,而这个并不占用国家主管部门的整体计划指标盘子,有技术和成本领先,同时具有丰富政府资源的优秀企业将还是充满后期的机遇,争取化解“淡季”的风险。“当然,这只属于部分领军企业的包厢,不再是人人有份的集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