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一季度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但当前经济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按照部署,稳增长
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一季度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但当前经济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按照部署,稳增长仍是我国经济发展头等任务,但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现有政策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被放在第一位,促进消费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分析,促消费应该治标更应治本,鼓励眼前消费的同时,也要完善保障制度,让民众形成长期消费的预期。
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就业形势总体较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居民收入状况较好。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较去年全年和去年四季度7.7%的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表示,中央政治局对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评判,说明最高层对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持可接受的态度,这和他们此前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是一致的。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认同。他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这证明高层对7.4%的增速是谨慎满意的态度。“换句话说,希望更高一点,但这个结果也没有滑出预期范围,处于相对健康良好的状态。”
可喜的是,国内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会议指出,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速持续快于第二产业,“两高一资”行业增速回落较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形势总体符合宏观调控和发展预期”。
会议还强调,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财政货币政策有微调空间
此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其内涵,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仍将稳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任务。会议指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大的基调保持不变,但不排除小的调整,也确实存在可以调整的空间。”袁钢明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财政压力仍然很大,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家仍安排了很大力度的投资;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较前几年有所下降,未来应该逐渐过渡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在细的方面进行调整。
货币政策也存在调整空间。据央行4月15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增速逼近12%的历史最低点。
“货币不能过紧或过松、忽冷忽热,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在袁钢明看来,近期货币增速明显下降,12%的增速并不合理,虽然目前CPI比较稳定,但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两年下降,购进价格下降幅度更大,部分品种甚至下降接近10%,这必然造成企业经营销售困难,坏账增加,经济增长潜力和需求受到了压力。
袁钢明认为,这表明当前货币政策有点过紧,应该做出适当调整,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这种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向前试探性推进。”
给老百姓一个稳定预期
对下一步工作规划,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会议提出,将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企业设备和研发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促消费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部分。会议透露,未来将出台促进信息、旅游、体育、养老、健康服务业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居民扩大消费。
袁钢明注意到,近期消费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速下滑更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1亿元,同比增长12.0%,较去年、前年同期分别回落0.4、2.8个百分点;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8409亿元,增长10.3%。
赵弘表示,目前消费两大板块中,住房消费多处于观望状态,汽车消费又由于限购的因素,其作为消费板块重要内容已经被削弱了。另外,消费还牵扯到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这些配套制度不完善,造成居民“持币观望”、不敢消费的状态。
袁钢明指出,提高居民消费不仅要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的环境、政策,更重要的是防止对抽走过多资金的房地产对消费产生压力。“过高的房价局势没有扭转,老百姓就没钱消费,消费会更加萎缩、失血,中国经济失衡将更加严重。”
“给民众一个稳定的预期,才能促进消费。”赵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促消费应该治标更应治本,鼓励眼前消费的同时,也要完善保障制度,形成长期消费的预期。
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第二个引擎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则表示,此次会议上中央已经非常明确要重视实体经济。“如果不抓实体经济,经济将失去长远的活力,如果不从结构调整做起,实体经济是做不好的。”
陈鸿宇表示,对广东而言,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尤为意义深刻。“广东的优势不在于广东已经有相当稳固的实体经济的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政府应当重点加以研究,针对新兴产业出台更加有效的扶持措施。”
陈鸿宇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将扶持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而不仅仅是关注大项目、大平台。不仅要抓经济增量,还要抓好存量。陈鸿宇表示,广东当前的实体经济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很多产业在全国居于首位,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未来还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广东实体经济存量的竞争力,为广东经济更健康的发展提供第二个强劲引擎。
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
刺激内需与激发市场力量须并行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整体看来,政策指向两个重点:一是刺激内需,另外一方面是着重激发市场力量。
丁力表示,会议提出的加强就业、社保等民生重点工作,以及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的完善等方面工作,集中到了一点上,都指向扩大内需,即“让老百姓敢花钱”。“而对广东来讲,强调的是怎样通过内源来发展经济。内源是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本土企业,即实体经济力量,另外一方面是市场力量。真正的当务之急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决定型。这对广东来讲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丁力认为,从政府主导型走向市场决定型,最重要的是要把现在的激励型财政转换为公共服务型财政,让事权和财权能够最大限度的统一起来,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充分调动市场的力量解决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