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在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基础上,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工作方案(2013~2015)》(...
日前,在国务院印发 《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基础上,江西省出台了 《江西省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工作方案 (2013~2015)》(以下简称 《方案》),明确了今后3年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既要化解产能过剩,也要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曾在全国辉煌一时。。
“这个 《方案》的出台,很及时,也很令人振奋,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在去年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主营收入达到15亿~20亿元。”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三龙兴奋地告诉记者。
始建于1971年的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其前身为江西江州造船厂)对上世纪中期江西船舶工业发展最有发言权,可以说是江西船舶行业发展的 “见证者”。该公司总经理汪三龙表示,“当时江西造船业可谓名震全国,造船技术和水平在全国都是比较先进的,说起江西的造船业国内同行都对江西同行竖起大拇指。”
江西的船舶业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基础,20世纪中期,江西造船业曾经辉煌过。
“二十世纪60~80年代,江西船舶工业曾有辉煌的历史,船舶工业基础雄厚、设施齐全、人才云集。”江西省国防科工办船舶工业管理处处长、省船舶工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甘增海告诉记者,当时,以江西船舶工业为代表的九江船舶工业公司,集造船、船舶配套一体,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当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砣锣经、仪器仪表、船用防火材料、船用消防、船用阀门等配套产品,在国内军民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中小船舶制造以质量优、性能好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甘增海告诉记者,二十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深入,船舶市场的逐步活跃,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江西船舶工业因地域水域条件限制、技术革新缓慢、管理观念落后和企业体制问题,在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虽在二十一世纪努力拚搏,但终因多种原因,没能达到预期目标。整体实力中部第三 “江西的船舶工业在全国排不上位,在中部省份来说,江西省处于中游水平,排在湖北、安徽之后,居中部第三。”甘增海说。据介绍,目前江西省共有船舶企业110家,其中船舶修造企业79家,出口型船舶企业5家,经船级社产品认证的船舶配套企业31家,主要分布在长江、鄱阳湖、赣江沿线。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共有3000吨船坞及船台24座,6万吨级船坞1座,5万吨级船坞1座,3万吨级船坞2座,2万吨级以上船台 (坞)7座,6500吨举力浮船坞1座。全省年造船能力已达到200万载重吨。2013年,江西船舶行业在船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76.9%。
在全省110家船舶企业中,属于龙头老大的还应该算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从规模上来说,我们公司在全省排第一,但在全国来说,我们排在四五十位的样子。”汪三龙表示,江州造船公司具有设计建造20000载重吨以下各类船舶的能力。建厂以来成功地建造了200多艘船舶,先后出口新加坡、德国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国内中小船厂建造出口船舶的先河。 “受今年国内外经济影响,船舶行业整体不景气,预计今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在10亿元左右。”汪三龙说。
近年来,江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船企。2013年7月,同方江新(位置 评论 新闻)承揽辽宁锦州海洋300吨级、海洋100吨级系列渔政船(船型 船厂 买卖)建造项目,预计2014年交付,该船主要用于我国专属经济区的巡航管理;2013年8月,由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出可搭载直升机的我国最大型海事执法船——“海巡0522”;2013年9月,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为德国船东建造的14000吨重吊1048船正式海试交付;2013年9月28日,由同方江新船舶有限公司承造我国目前首艘最大吨位渔政船 “中国渔政33010”正式交付使用……
此外,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公司的1.2万吨多用途船、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的大马力拖轮和环保船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九江银星重工集团公司的1.65万吨化学品船为国内首创,江西省船舶配套和万吨级中小船舶岩棉板、防火门窗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60%。
令人欣慰的是,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船舶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甘增海告诉记者,目前江西省船舶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九江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军工船舶为主船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造船和配套的产业链,船舶产能成倍增长;江西省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部分产品生产工艺成熟、性能优越,已形成品牌效益,在国内外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另外,多年来,江西省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造修船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并且随着江西省造船业的发展,一些在江西省外船企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骨干开始回流,为江西省船舶产业发展集聚了人才资源。加快转型升级江西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困难。据甘增海介绍,目前全省船舶工业总体上还处于高增长与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之中,还存在着总体规模总量偏小、研发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现代造船模式转换缓慢、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企业管理有待加强等产业结构性矛盾和素质性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出现的 “三难”问题日益突出,使部分企业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地步。“这个行业 (船舶行业)本身就是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省里出台的这个 《方案》就是要通过 ‘升级一批、转型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来整合重组全省的船舶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整个行业做大做强。”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祝建华告诉记者,他希望政府从源头上把一些不具备规模、产能低品质次的产品和企业能够整合掉、淘汰掉,以便做强做大一些龙头企业,促进整个产业做强做大。
《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江西省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水路畅通的基础,重点发展2万吨以下化学品船、重吊船、多用途散货船、成品油船、1000标箱集装箱船、大马力拖轮、内河运输船、小型豪华游艇、高技术含量赛艇等。鼓励研发绿色船舶,推广和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推进内河船舶气体燃料动力改造等。鼓励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发展修船、船舶中间产品和非船产品。
此外,江西省将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有实力的骨干船舶企业兼并、收购中小型船舶企业和配套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扩大生产能力和配套能力,大力促进开发新型出口船舶,提升产品档次,实现船舶产品从 “低价抢占市场”向 “质优取胜”转变。
“可以看出,实施方案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对化解当前产能过剩、扩大内外需等做出相关规定,更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明确了任务。”江西省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谌兵表示。他认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这份方案的重点。打造三大产业基地
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优化结构的目标, 《方案》提出,江西省规划了三大船舶产业基地:打造九江中小船舶制造产业基地,在已形成20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发展,提升骨干船舶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行业集中度;打造九江船舶零部件产业基地,推进中船九江公司 “两区一中心”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尽快形成效益;打造南昌豪华游艇制造产业基地,积极引进上下游生产企业,形成年产100艘游艇生产能力。
“《方案》明确打造三大船舶产业基地,目的是在今后三年把这三大基地打造成江西船舶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提出的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甘增海表示。
根据 《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船舶行业要实现年总产值15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实现年造船完工量180万载重吨,主营收入120亿元;船舶配套产品主营收入30亿元。为此,江西省出台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船舶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鼓励船舶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鼓励开展船舶买方信贷业、加大信贷金融支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六项配套扶持政策。如创投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船舶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此外,在安排科技、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时,支持骨干船舶企业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等。同时,鼓励船舶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鼓励开展船舶买方信贷业务,加大信贷金融支持,鼓励船舶企业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省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船舶产业相关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