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对中国钢铁行业利润数据差异的思考

关键词 钢铁|2014-02-22 08:49:44|来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摘要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GDP、官方与百姓实际感受的CPI、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汇丰中国的PMI等数据的差异,已逐步“被”社会接受的原因是差异日趋缩小。但像...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GDP、官方与百姓实际感受的CPI、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汇丰中国的PMI等数据的差异,已逐步“被”社会接受的原因是差异日趋缩小。但像钢铁行业利润指标的巨大差异,实属罕见。为此,笔者有三点思考谨供参考。
       一、规范并统一数据发布刻不容缓

       国家发改委和中钢协日前分别公布了2013年钢铁行业效益情况: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是全国钢铁行业盈利2588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050亿元,增长1.8%,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1305亿元,增长60%;中钢协的是全国重点统计单位盈利2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如按去年公告15.8亿元的利润,同比增长13.5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钢协的数据不仅包括钢铁主业,还包括副业(见下表)。
       以上数据比较可见,2012年发改委利润数据比中钢协的多69.7倍,2013年又比中钢协多10.35倍,两组数据的差距之大,不仅令业内“大跌眼镜”,而且无所适从,因为毕竟两组数据都出于政府权威部门。所以笔者认为,为避免误读、误解、误调,规范并统一数据发布刻不容缓。

       二、全面客观看待钢铁业很有必要

       根据职能和统计口径,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涵盖全国钢铁企业,中钢协则为加入中钢协的会员单位。从表象看,中钢协是民间社团组织,但会员单位却覆盖全部国有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所以,针对巨大的数据差异,很多专家表示看不懂!为此,笔者通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见下表):
       一是非中钢协会员单位的民营钢企盈利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非中钢协会员单位吨材利润52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是中钢协会员单位平均数的12.94倍;
       二是中钢协会员单位中的民营钢企盈利水平或逊于会外民企。有数据显示,中钢协会员单位中,民营钢企产量约占40%左右,但如果扣除宝钢、武钢、太钢、包钢等效益较好国企的产量和利润,那么平均下来的盈利水平远赶不上会外民企;
       三是轧材企业的利润好于钢铁联合企业。数据表明,在全国粗钢总量中,钢协会员单位占80.66%,其它单位仅占19.34%。但值得关注的是,在钢材总量中,钢协会员单位占比仅为57.52%,其它单位占比却达到42.48%,超过粗钢占比1倍多。这说明,钢铁联合企业由于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小、转型难等风险问题,而不被实力有限的民企所青睐。为此,有相当一部分民营钢企更乐意投资投入小、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进退方便的纯轧材企业,这确实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仅从粗钢占比来考量20%非会员单位获得是巨额利润,肯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的。但如果从占42.48%仅从事轧材生产的非会员单位来讲,创造520元的吨材利润,就有其合理性了,毕竟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也不是什么“信手拈来”的。
       所以,虽然国家发改委与中国钢铁协会由于统计范围和口径不尽一致,反映的指标差异也较大,但均显示出2013年中国钢铁业的经济效益远比市场预期要好得多,完全印证笔者去年年中先后发表《“行路难”钢企抗险能力在增强》和《今年钢铁业利润或超去年10倍以上》两篇文章对2013年行业盈利态势的研判。由此感到,近些年来看淡钢铁、唱空钢铁业、轻视民营钢企、鄙视钢贸商、大打“悲情牌”,甚至自嘲自轻等种种以偏概全的论调成风,这确实是有些过了。因此,全面客观正确的看待,包括民营钢铁企业和钢铁贸易商在内的中国钢铁业很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看清楚钢铁业的“正形”。

       三、“统一度量衡”或许时不我待

       曾记得,小时候在回答秦统一度量衡意义题目时,总会比较机械的回答: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方便了各地物品的相互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和封建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帝王统治。
然而,当今社会对数据的高度重视,以及执法不严等情况,使虚报瞒报、数据寻租等现象屡禁不止。而各自为政、数出多门等现象,也使宏观调控、专家研究等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由此感到,在中国钢铁业“统一度量衡”或许时不我待,也迫切需要管理层拿出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的魄力和决心,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虚报瞒报、数据寻租等行为,严厉整顿并规范数出多门、口径不一等现象,切实做到数据的真实可信,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传递“正能量”。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