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温州一位叫严加龙的古稀老人,靠执着和毅力,花了6年时间、所有的积蓄,历经上千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发出一台“电化学机床”,用于剃须刀“刀网&r...
最近,温州一位叫严加龙的古稀老人,靠执着和毅力,花了6年时间、所有的积蓄,历经上千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发出一台“电化学机床”,用于剃须刀“刀网”的加工。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此技术的突破,使温州传统剃须刀产业有望在产品质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刀网”是剃须刀的核心技术,多年来,由于国内在加工“刀网”的原材料和技术上一直没能有质的突破,使中国制造的剃须刀产品一直徘徊在低端市场,高档剃须刀市场,一直被飞利浦等大型跨国公司所占据。
严加龙老人今年74岁,原先是温州潘桥装饰面砖厂的厂长,对机械有着特殊的爱好。6年前,因为懂机械加工,一些从事剃须刀生产的朋友,常常请他去解决剃须刀加工中的技术问题。时间久了,严加龙了解到了温州剃须刀的现状,及发展中所遇到的刀网等难题。于是,他开始翻阅大量的书籍,并发现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的“电化学机床”,可以用于高精密度的剃须刀“刀网”加工。但是,市场并没有应用于剃须刀“刀网”加工的电化学机床。严加龙便自己找资料、画图纸,寻找原材料,经过近6年的钻研,终于成功研发出一台应用于“刀网”加工的“电化学机床”。
严加龙告诉记者,6年来,为了这台“电化学机床”,他每天起早摸黑,看资料,摆弄机械部件,画图纸,失败了再来。就这样经历了上千次的实验,花光了他和老伴的所有积蓄和退休金不说,还常常向儿女们借钱。
严加龙有3个儿女,个个都有自己的公司,开的车都是宝马、奔驰,看父亲如此辛苦,常常问他到底图什么?严加龙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了,儿女们事业有成,图的不是钱,而是为温州剃须刀产业的升级贡献一点力量。
如今,严加龙研发的“电化学机床”已开始应用于部分剃须刀“刀网”的批量生产。该机床共有32个部件,全部采用国内最尖端的原材料,由于“电化学机床”加工,属于在常温下,非接触、非机械加工,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加工出来的剃须刀刀头更加的锋利,刀与网之间的组合更加精密,捕捉胡子的能力更加精准。传统剃须刀出现的“拉胡子”现象或将成为过去式。
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将为温州剃须刀的产业升级带来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