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5859吨,环比下滑19.35%,同比大幅下降25.8%,为2013年以来进口量的最低值。与此同时,国内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5859吨,环比下滑19.35%,同比大幅下降25.8%,为2013年以来进口量的最低值。与此同时,国内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5家,开工率仅为企业总数的10%左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认为,导致5月份进口多晶硅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美、韩及欧盟的多晶硅“双反”预期度提高,基于对6月份我国“双反”出台的预期,为规避制裁,5月多晶硅进口量明显下滑。
“5月多晶硅进口量大幅下滑,实际原因也可能是下游客户的订单减少了。”IMSResearch分析师王润川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我们公司的组件出口也减少不少,当时大家看不清‘双反’,欧洲不敢发货,5月的硅料一般6月要做成组件出口欧洲。”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环比微增1.3%至18.24美元/千克,同比下滑32.9%。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人士表示,目前国外多晶硅倾销的情况仍在延续,加之我国与美、韩及欧盟“双反”案件磋商,国内需求疲软,使得国内多晶硅企业难以走出经营困境,原定于4~5月开工的国内企业也受进口多晶硅价格压制而取消或延后开工计划。预计目前已经停产1年以上的企业,复产的难度很大,并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据介绍,当前能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5家,开工率、开工企业数量仅为总量的10%左右。
“目前多晶硅价格不仅低于国外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也低于国内企业的成本,因此国外倾销依旧,将持续打压国内市场。”上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人士说。而维持生产的企业,作为国内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为了防止生产系统报废、避免人才流失从而采取维持生产的权宜措施。
有券商分析师也表示,国内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与国外多晶硅厂商低价倾销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去年多晶硅“双反”导致多晶硅突击进口的形势下,此前勉强维持运转的不少厂家面对持续走低价格也不得以进入停产行列。
其实早在去年末,商务部决定启动对来自美国、欧盟和韩国的多晶硅原料进行“双反”调查,曾一度让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国内多晶硅行业看到转机希望,但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大部分仍陷入亏损甚至破产,多晶硅进口突击倾销之势仍旧猖獗。业内人士预计,这一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