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再工业化 , 中国工业化 , 产业转移|2013-02-21 09:05:00|来源 中国磨料磨具网
摘要 一、再工业化成为后危机时代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再工业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
        一、 再工业化成为后危机时代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再工业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地区、日本九州产煤区等重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问题提出的。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了微软、西门子等大型跨国巨头的空前发展之时,也滋生了“去工业化”投资模式的蔓延。以高速膨胀发展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逐渐绑架了全球工业,一时间对能够攫取暴利的金融投资的热情形成狂流,实体企业趋之若鹜地向金融帝国转变,CDO、CDS成为投资者追捧的谋利工具。

       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战略密不可分,放任的金融创新、金融扩张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巨擘破产、国家债台高筑。为复兴经济,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可再生能源、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2009年9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报告,提出要加大投资,恢复美国基础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催生在清洁能源、先进汽车、卫生保健等国家优先领域的重大突破。2009年年底,奥巴马发表声明,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这表明,后危机时代,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再过度依赖金融服务这一虚拟经济载体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同时,欧盟实施“未来工厂伙伴行动”,德国制定《未来政策战略》,英国推出《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法国制定《国家研究与创新战略》,加拿大出台《2009经济刺激计划》,澳大利亚启动《创新投资跟进计划》,各国纷纷制定国家战略,重塑实体经济,力求在后危机时代中占领科技制高点,用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可见,21世纪的“再工业化”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成为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通过政府的支持实现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并培育新兴工业部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以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服务于高新技术研发为目标,实现工业社会的复兴。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产业复兴,而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是又一次经济长波的涌现,将催生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以数字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虚拟技术、柔性制造技术、低碳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等高端前沿技术打造强大的工业竞争力,占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其核心内容,不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清洁生产,而且培育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使经济始终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活力。

        二、 西方再工业化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使中国获得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抓住机遇能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通过多边博弈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再工业化战略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话语权得到重新洗牌。在再工业化战略实施前,世界经济的单边格局仍然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规则、国际市场主导力、国际事务决策上都占据垄断优势地位,多边格局尚未实质性形成。再工业化战略是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其本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后发达国家的一种理性选择,必然会在再工业化进程中与国际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新兴国家充分合作,使世界经济格局向多边博弈发展。其标志性的事件是,过去主导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八国集团G8,已经扩大为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也有所提高。中国在多边经济格局中的博弈手段增多,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资源。

      (二)以产业转移为契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再工业化战略将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产业向我国转移。当前,研发中心与制造中心的分离已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模式, “中国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使中国必然继续保持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成为西方国家转移其制造部门的首选地。中国制造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制造业每增长10%,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远超过美国,规模居世界第二,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制造中心之一。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表现为:一是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二是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三是我国制造业部门对外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单位出口商品交换能力在减弱,出口商品获得的贸易收益、贸易附加值在下降。

        西方再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景十分可观。 中国经济80%是实体经济,传统产业占有相当比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创新空间。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产业,能够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自主技术研发,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虽然产业转移引入的是非一流技术,但其技术外溢仍有利于我国开展技术模仿创新,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西方国家新兴产业向我国的部分转移也有利于做大做强我国企业的规模,加速培育中国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脱离“产业先进、环节低端”的老路,通过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要素资源来优化中国制造的特点和个性,推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我国要抓住机遇,做好准备承接发达国家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转移过来的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加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自主创新中的领军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要通过这些转移过来的产业推动我国自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再工业化战略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国外产业转移为基础,加大对新能源研发的投入,研究制定鼓励能源研发、生产、消费的政策体系,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 
 
      (三)充分借鉴西方再工业化的经验成果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着力点的选择、组织实施方式、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等都为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西方国家再工业化的选择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产业作为着力点,能够有效促成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再工业化战略的组织实施方式是国家主导下的各种部门全面参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受到全社会极大关注。健全的制度和机制为再工业化提供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规划多以法律形式出现,用强制性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并不是彻底摒弃服务业,而是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我国应当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服务业的优秀成果,在抓好工业振兴的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业振兴规划,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服务领域的市场垄断,降低服务业市场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领域,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健康而有序的服务业是提高我国工业和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支撑。

       三、 西方再工业化使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在带给中国工业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摩擦将加剧

       我国制造业在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生产上虽然将继续保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在加工和制造以外的环节,尤其是研发、专利、品牌、核心零部件和营销渠道等方面,西方再工业化战略将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再工业化使整个制造产业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升级,我国所承担的本来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外包环节的相对价值将更加被削弱,贸易产品的定价权和利润分配权被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掌控,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将相对降低,创造的工业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将相对降低,这将加剧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摩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将与中国在贸易主动权上展开激烈竞争,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迫使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产品失去成本优势和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将严防西方国家的“三高”产业向中国转移,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力求跻身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保持贸易竞争力。在这场工业品贸易的较量中,谁能占据科技制高点,谁就能成为贸易的主导。

      (二)新的技术标准和竞争规则将阻碍中国制造产品出口

       西方国家正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的出路,这意味着西方国家将在技术标准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以阻碍我国制造产品出口。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种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和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强势,其操纵技术标准和竞争规则的能力较强,再工业化战略更加强化了其规则制定者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各种高端技术甚至极端技术抢先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工业品的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设置较高市场门槛,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无法进入该市场与其平分秋色。中国的制造产品出口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制造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将成为产品的市场认可度的一大制约。

     (三)西方国家将加强对中国的前沿技术封锁

       西方国家目前仍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先进的装备技术,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容易受到西方的技术封锁,特别是前沿技术。再工业化战略实际上是制造技术的新一轮革命,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占领科技制高点重构单边世界经济格局,保持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领先地位。加强对中国的前沿技术封锁是西方国家在后危机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技术封锁,延缓我国自主创新步伐,使我国对其技术依赖长期存在,在经济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并逐步扩大其与我国在经济竞争力上的差距,主导世界经济格局。

      (四)数字信息技术广泛采用给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挑战

       数字信息技术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再工业化战略中,数字信息技术被提高到更高的地位。 “数字欧洲”、“无线城市”、“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未来信息社会产生了无限的展望。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数字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部门的各个领域,极端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这对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程度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粗放生产模式尚未根本转型,缩小技术差距、促进产业升级是当务之急。数字信息技术与各个工业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又涉及国家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内容,需要大力发展。西方国家数字信息技术的挑战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在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既要努力抓住西方再工业化战略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的机遇,又要积极应对西方再工业化战略给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带来的挑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