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 高质量发展|2021-01-29 09:16:07|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摘要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制造业行业层面、生产方式和区域因素三个维度全面践行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和共享理念,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十九届五...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制造业行业层面、生产方式和区域因素三个维度全面践行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和共享理念,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路径方向。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整体性,制造业因触动效应与三维影响因素互动呈现出显著的整体发展特点。因此,制造业发展既需要也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是制造业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何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制造业属性高水准满足要求与迭代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意味着制造业固有属性高水准满足要求状态也意味着制造业朝着高水准满足要求的变动过程,毕竟发展具有方向、连续、积累与不可逆四个变动基本特性。发展意味着事物数量属性变化达到某个度后引发质量属性变化,这就是迭代过程。因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其固有属性满足要求的迭代升级过程。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维度多层次指标体系来度量。制造业内在属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包括制造物及相应产业链在内的制造业整体,二是作为制造业主体的制造企业和相应的产品,三是制造业生产方式,四是制造业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这四个方面需要设立不同的指标体系,从而构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多层次指标体系。制造业发生在特定区域,构成区域产业共享、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系统,其相应的质量度量指标为产业共享丰度、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与多样性。

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整体是就特定区域而言,其质量可用制造业规模、效绩、国际影响力、区域制造业品牌、产业结构、相关产业协同率等指标度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着力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指标,即提升制造物或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制造名优产品、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制造业整体绩效、优化制造业结构、强化区域制造业品牌等,并采取相应举措。

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企业质量可用规模、绩效、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等指标度量,而企业制造的产品质量可用适用性与符合性、附加值、新颖性、科技含量、品牌等指标度量。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提升上述指标,运用制造企业整体发展方式,在全球视角下制定特色商业模式、开发高质量产品、采用高效的制造系统,并紧密互动。

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生产方式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制造企业,其高质量发展都依赖生产方式的高质量发展,生产方式质量可用制造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制造先进性、劳动生产率、生产力水平、供应链效率、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等指标度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围绕上述指标,提升制造业与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质量。

6.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制造业负外部性更低。制造业涉及实物投入、转换与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既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存在一定的负外部性,这些负外部性可用本质安全与绿色制造等相关指标度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降低制造业负外部性。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顶层设计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制造业发展国家战略。

制造业追求高质量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制造业生生不息发展的核心所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概念是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理念,此次会议提出2019年七项重大任务之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将其定位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这意味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综合国际制造业发展态势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现实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制造业发展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使然。人类制造史可追溯到3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不过制造成为行业始于欧洲中世纪工业革命,而18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制造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迭代升级的第二、三、四次工业革命。自2000年以来,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社会需求和制造业本身及其生产方式都发生着巨变,人类社会迈入智能时代,制造业也必然进入基于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制造业行业层面、生产方式和区域因素三个维度全面践行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和共享理念,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制造业发展的每个维度、层面与环节,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相应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为标杆,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整体要求,确定创新、协调、开放、绿色与共享发展的重点及彼此互动关系,制定精准的高质量发展方案。这个过程就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而着力实施该方案才能真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制造物、生产方式和企业的顶层设计多是企业事务与市场行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涉及行动主体与发展方式多样,可用资源丰富,可优化空间大,政府部门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应做好顶层设计。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在区域行动主体积极引导与推进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乎区域特性。制造业发展离不开区域因素,不同制造业对区域因素依赖程度不一,但制造业与区域要素相匹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制造业满足区域相关要求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区域要素中,有些是土地等不可移动要素,有些是人力与资金等可移动要素,制造业发展就是利用不可移动要素吸引可移动要素,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特定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既符合本地实情又满足本地要求且能够产生强劲区域品牌效应和黏性的特色制造业发展。

2.区域政府应做好相关规划并推进。区域制造业发展涉及利益与行动主体众多,其中,区域政府是受益最大、可利用资源最多且不可移动的利益主体,应积极承担核心行动主体责任,组织区域制造业发展相关利益主体,发起集体行动,共同推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制定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如明确可能发展的特色制造业类型及发展目标、制造业结构与布局、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制造业发展方式与路径等;其次是着力塑造能够增进区域制造业发展吸引力与黏性的若干系统,如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共享、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区域内制造企业成长环境,提升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发明与创新。在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与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过其中的发明与创新模式发生过重大转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创新多出自奇才的不懈努力,第三、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创新则以机构研发为主,而且越来越强调创新中的区域因素,区域创新体系日显重要。以高质量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就是建立在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之上。为了重塑全球制造业领导地位,美国政府2012年启动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这种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被列为中国制造远景规划的五大工程之首,构建高效开放、协调与共享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就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4.创造丰厚的区域产业共享。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常识,而直接影响创新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共享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兴衰与产业共享丰度紧密相关,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关键在于产业共享。美国政府在2012年公布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将产业共享建设作为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在2013年发布了《重建产业共享》报告。产业共享类型多样,围绕特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应的产业共享,尤其重要。另外,在共享经济大发展时代,国家大力倡导共享制造新模式,创建丰厚的开放的产业共享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显迫切,也是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5.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并促进集群升级转型。制造业诞生之初就因某些特性而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现象,而且大多数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都有明显的产业集群。1400多年前就以高质量闻名于世的我国景德镇陶瓷业就是延续至今的典型陶瓷业集群。汽车制造业更是因集群化而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领先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丰田汽车就是集群化发展的典范。集群是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公认利器,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各地制造业中遍布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业集群,沿着产业价值链升级集群成为这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制造业集群来说,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整合发展势在必然,既可实现集群升级转型也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塑造健壮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企业总是寻找适宜环境落户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企业与其环境共同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对于企业及相应产业发展影响深远。健壮及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吸引更多更好企业落户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产业生态系统更加健壮与多样化,形成良性互动。美国在重塑制造业时研究发现,重塑制造业必须先重塑产业生态系统。实际上,二十年前的研究已表明,健壮与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能够促进企业及产业发展,是当年硅谷计算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雄冠全球的奥秘所在,是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之源。不过,当时作者使用的是地方产业体系加文化,毕竟,“商业生态系统”一词1993年才以隐喻方式引入管理学。因此,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塑造健壮及多性化的产业生态系统,让企业、产业与区域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良性互动的整体,共同塑造“价值共创,共生共赢”的制造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同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与参与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少不了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作为国家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在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坚持新发展理念,突破部门利益格局,树立整体意识,以适宜方式参与,共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到地方的整体战略行动,地方相关部门应参照上级相应部门的行动,积极推进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部门专业引导与推进。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类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成了工业与信息化部门的重大使命与主要职责。工信部门应科学制定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适合本地发展的制造业类型、规模、结构、布局等,倡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制定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计划,拟定制造业集群培育与升级倡议及相应的产业共享与产业生态系统塑造方案,推进规划实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首先要发展既有市场需求又符合本地实际的制造业,不是各地都适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其次是在发展的制造业质量指标中确定本地制造业发展目标,并非高指标才是高质量,高度符合设定的指标就是高质量。

3.科教部门共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制造业高质量高度依赖区域创新体系,而区域创新体系需要科研、教育部门与行业共同构建。硅谷开创的产学研紧密互动、共同发展模式,已是世界区域创新体系典范。以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德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德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源,美国2012年后借鉴德国模式成立多个以先进制造业研究所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我国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时也借鉴了德国、美国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但产学研互动并不紧密,合作形式大于实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教部门应积极与业界共同构建产学研紧密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尤其是地方院校应大力培养本地制造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为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生力军,真正成为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源头。

4.市场监督部门强化质量与品牌管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市场的良性互动,而高质量市场意味着市场规模大、可靠性强持续增长的高消费能力。可靠性强的市场是指诚信度高与交易费用低及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高质量市场可以有效实现高质量产品的价值,从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然,高质量产品也会积极主动拓展及创造高质量市场,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提升本地市场的可靠性,促进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吸引外部高质量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和高质量制造企业落户;同时,要求内外经贸部门大力协助本地制造企业有效对接域外和国际高质量市场,促进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一要强化产品、企业和区域制造业品牌管理,二要强化以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为核心的产品质量管理,毕竟,高质量产品是品牌管理的基础与强力支撑。

5.人社等部门提升制造从业人员素质与自豪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技工,这是德国、日本制造业长期以高质量称霸世界市场的关键所在。提供高质量技工,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的良好教育,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长期培养,更需要营造重视高质量技工的社会氛围和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这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制造业技工爱岗敬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制造业并乐在其中,提升制造业人员素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制造人待遇良性互动,激发制造人自豪感。

6.其他相关部门支持和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除了需要与制造业属性紧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外,也需要财政、税务、金融、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并通过更高标准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相宜标准,并以适宜方式参与和支持。

为了有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并实施;二是持续提高制造产业链水平;三是强化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区域制造业黏性与创造力;四是出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计划;五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与示范工程。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