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经广受业内外人士竞相追逐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21世纪头十年爆发式增长以后,终究难逃市场发展规律的印证:盛极而衰。在经历了近两年“光伏寒冬”的洗礼之后...
曾经广受业内外人士竞相追逐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21世纪头十年爆发式增长以后,终究难逃市场发展规律的印证:盛极而衰。在经历了近两年“光伏寒冬”的洗礼之后,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回归理性。而在此期间,中国光伏产业先后遭遇了美欧“双反”的打击,以及国外进口多晶硅低价倾销的压制,国内光伏企业绝大多数已是命悬一线,全国90%的光伏制造企业生存堪忧,而减产、停产乃至倒闭者更是不乏其例。
2013年下半年,伴随着中欧价格承诺的达成,加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光伏产业的利好政策,给光伏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行情也开始回暖。但是,由于前期产能过剩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光伏企业间不得不面临残酷的资源整合重组。而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12月初,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此中11家多晶硅企业入围。入列的第一批名单的11家多晶硅企业分别是:六九硅业、洛阳中硅、南玻硅材料、中能硅业、亚洲硅业、黄河上下游水电开发公司、陕西天宏硅材料、瑞能硅材料、永祥多晶硅、新特能源(特变电工旗下太阳能企业)、大全新能源。
然而,名单之外的企业又当如何呢?恐怕就不太乐观了。因为随着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优胜劣汰的步伐会明显加快,而产业的调整将更为残酷。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这11家多晶硅行业中的“幸运儿”吧。
1、 六九硅业
六九硅业有限公司是由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子级高纯硅及硅烷电子特气。项目一期注册资本金1.9亿美元,一期项目年产电子级多晶硅3000吨、电子级硅烷特气3500吨,于2010年8月实现商业化生产。本项目总投资126亿人民币,占地3440亩,建设期为四年零八个月,分四期完成。公司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电谷一期,是河北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
2011年10月24日,公司的“硅烷法制备高纯多晶硅生产技术研究”正式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该项目采用新硅烷法生产多晶硅,是中国首家电子级高纯硅及电子气体生产企业。该公司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硅烷工艺生产多晶硅材料,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闭环式生产,低耗能、高效率,没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真正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公司所处行业为新能源光伏发电领域,是新一波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全球和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
OFweek视点:2012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曾让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六九硅业”,因当时公司盈利能力可能低于原先预期的水平,英利对六九硅业进行了非现金固定资产减值,被减值金额高达22.75亿元。而据有关报道称,目前六九硅业事实上业已停产。不过随着行情转暖,企业复产可期。
2、 洛阳中硅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硅业集团有限公司、偃师金丰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四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高科技企业(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控股75%)。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现有两个生产基地(洛阳新区、偃师)和一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主要经营高纯多晶硅、气相白炭黑、高纯四氯化硅、高纯硅化合物产品、无水氯化氢等产品,并提供硅化合物技术服务。
中硅高科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工艺技术具有能量综合利用、物料闭路循环两大特点,符合大规模、低单耗、高品质、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多晶硅质量稳定可控,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不同等级、不同形态的产品。中硅高科以市场为导向,用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化、规模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公司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是国家和省市“十·五”期间半导体硅材料产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于2003年6月28日开工兴建,2005年12月建成投产。
以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为依托,公司于2005年12月18日开工兴建二期年产700吨多晶硅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和省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于2007年5月建成投产,目前偃师子公司年产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运营正常。
公司三期年产2000吨多晶硅工程,于2006年12月18日在洛阳市洛龙区开工建设,2008年11月建成投产,中硅公司形成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能力,2009年达产。
公司四期年产2000吨多晶硅工程,已于2007年12月18日在洛阳市洛龙区三期工程的基础上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投产,目前中硅公司已经形成年产5000吨多晶硅的能力,2010年产量达到5000吨。2011年,该公司对多晶硅产量吨进行扩产,从5000吨增加一倍至1万。目前,洛阳中硅已形成年产多晶硅万吨级规模生产线,年产量居中国前三、世界前八。
然而2012年,由于产能过剩及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该公司多晶硅还原部分停产,但是原料部分依然在生产,以此来有效保护公司的资金流。
OFweek视点:受光伏行业“寒冬的洗礼”,洛阳中硅公司也一度处于停产状态之中。随着2013年下半年行情趋好,该公司迅速复产,并抓住市场回暖的发展机遇,提前布局加快占领市场份额,市场反映不可谓不迅速。
3、 南玻硅材料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南玻集团2006年在湖北宜昌猇亭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光伏)制造企业,隶属于太阳能事业部,总投资约60亿人民币。公司致力于高纯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硅片及电池片(组件)生产,并且在国内同行业中最早实现了全闭环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全部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实现了零污染排放,避免了对环境造成危害。
南玻硅材料规划年产5000吨高纯多晶硅、160兆瓦太阳能光伏用硅片的生产能力。一期项目已累计投资24亿元,实现了年产3000吨高纯多晶硅、200兆瓦硅片及其综合利用年产3400吨气相法白炭黑的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将在宜昌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产业,继续扩大高纯多晶硅的产能,在2013年底实现年产6000吨高纯多晶硅、700兆瓦硅片的生产能力。
“南玻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建成,为南玻集团打通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成为未来国内太阳能新能源的领先企业奠定了基础,并将形成以多晶硅材料为龙头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在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的供应商。
OFweek视点:宜昌南玻是中国第一家实现全闭环生产的多晶硅厂,该公司把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全部回收利用,废料转化为高科技纳米材料,率先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真正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地球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需要。
4、 中能硅业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中国矿业大学校企合作单位。2006年3月在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成立,经过三年建设,实现了三大跨越。
一期1500吨于2006年7月开工建设,历时15个月建成投产,一期千吨级项目引进国际领先的化学提纯工艺,并通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实现系统封闭循环;一举打破国际多晶硅技术封锁,实现了多晶硅材料的规模化中国制造。二期1500吨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10个月建成投产,2008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占领国内45%的市场份额。三期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于2008年起动,2009年6月,公司建成五条共计1.8万吨产能的多晶硅生产线,2010年产能提升至2.1万吨,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的产能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亚洲首位,是全球第三大专业多晶硅生产商。
在2011年底多晶硅产能将持续提升2.5万吨,为保利协鑫旗下硅片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高纯多晶硅原料。并与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尚德电力、阿特斯等太阳能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提供总量超过50吉瓦规模。中能硅业2013年的产量可以达到5万吨,预计2014年为6万吨左右。
此前,中能硅业公司就计划建成国际一流的多晶硅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完善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保证光伏行业以及航空、电子等高科技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半导体材料, 五年内在江苏徐州形成千亿元新能源产业群。
OFweek视点:随着国内利好政策的出台,光伏市场开始出现回暖。由于光伏电站建设将带动上游产品需求,中能硅业母公司保利协鑫目前已经覆盖国内70%-80%的多晶硅市场。加之该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预计多晶硅业务年底可实现扭亏为盈。
5、 亚洲硅业
2006年,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青海省诞生第一家主要生产多晶硅的光伏制造企业——亚洲硅业。2008年底,亚洲硅业公司正式投产。现已发展成为青海省多晶硅龙头企业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成为国内仍能正常生产的5家企业之一,并保持产能利用率全国最高的水平。
公司现在采用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改良西门子工艺、闭路式循环生产线以及DCS中央集散控制系统的生产工艺,已经能够实现中间副产物四氯化硅99.6%的回收利用率。
该公司在工艺厂区内的废水处理站、残液废气处理工序、喷淋吸收净化塔等环保设施均保持着24小时正常运行的状态,各项设施也均能保证生产废水、废气及时处理,达标排放。在水、气、声、渣四个主要污染检测中,亚洲硅业的排放标准已达到最高的国家排放标准。
近年来亚洲硅业不但通过了国际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而且还于2012年成为青海省首个被评为省级最高的国家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的企业。此外,亚硅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投资力度高出普通同行企业环保投入两倍之多。
亚洲硅业公司生产规模已经由最初的1000吨/年发展成为5000吨/年,规模已在全国排名第五。除此之外,公司生产成本、物料消耗、产品质量等关键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OFweek点评: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和国外进口多晶硅低价倾销,国内光伏产业遭遇“寒冬”,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制造企业面临关闭。亚洲硅业之所以能度过光伏产业“寒冬”,离不开企业先进的设备和规范的管理。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亚洲硅业公司还不忘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值得肯定。
6、 黄河上下游水电开发公司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控股的国有特大型电力生产企业,主要承担黄河主干流河段、大通河流域水电站以及西北地区火电、风电、气电的开发和建设。电站建成投产后,负责电站的生产、经营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兼营水电站工程建设咨询和监理、建筑安装工程以及电力上下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等。
公司业务及资产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在黄河、大通河、黑河等流域进行水电资源开发与利用,拥有黄河上游龙羊峡、拉西瓦、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十多座已投产的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72.9万千瓦,是继长江三峡之后,中国第二大流域公司。水电铝产能50万吨、碳素产能30万吨、多晶硅产能1250吨。公司资产总额570亿元。
2012年7月,黄河水电公司开始进行硅烷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研究科技项目研究工作,通过对硅烷制备和硅烷法生产多晶硅的主要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公司现有多晶硅装置情况,对硅烷法的工艺物料、辅助系统、自控仪表、安全、三废处理、装置布置、人员配备、项目工期、操作模式和投资效益估算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终完成了硅烷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研究科研项目。
黄河水电公司适时投资建设了1250吨/年多晶硅项目。2012年9月28日,西宁一期200兆瓦光伏电池项目组件产品下线;2012年12月11日,第二条1250吨/年多晶硅项目CVD还原炉5号炉成功产出首批产品。目前,国内第一条电子级2500吨/年多晶硅产能已在青海形成,并成功生产出电子级产品,成为全国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中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半导体级一等品多晶硅的企业,从而填补了国内半导体应用材料的空白。此外,公司还投资49.6亿元建成世界最大的格尔木300兆瓦光伏电站和青海乌兰、河南、共和等光伏电站,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29兆瓦。
到2015年,黄河水电公司规划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多晶硅产量7500吨。新增火电装机190万千瓦,风电11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100万千瓦,太阳能聚热发电45万千瓦,太阳能电池120万千瓦,单晶硅锭切片70万千瓦,煤炭产能180万吨。资产总额超过1300亿元。
OFweek视点:黄河水电公司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自开展光伏业务以来,该公司已初步形成从多晶硅制造到电池及组件生产,再到光伏电站的光伏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正在着力打造中国一流、国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7、 陕西天宏硅材料
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宏公司”)是一家集超纯硅材料制造、销售、服务和研发于一体的战略性新兴材料企业。公司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绿晶科技有限公司和陕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于2007年7月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2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厂址位于陕西咸阳。
天宏公司项目总投资42.3亿元,建设内容包括3750吨/年微电子级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120MW晶锭/晶片/电池片/组件电子、半导体和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在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下,天宏公司项目建设和生产又好又快向前推进,其中:3750吨/年微电子级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一期1250吨/年生产线已实现达产达标,项目二期2500吨/年生产线于12月生产出第一炉高品质多晶硅;120MW垂直一体化项目一期60MW全线打通,全面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随着生产趋于稳定、系统不断优化,届时微电子级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产能将由3750吨/年逐步提升至4250吨/年,120MW垂直一体化项目电子级产品质量也将稳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围绕高纯多晶硅的整条光伏、半导体产业链的建设引进了来自德国、美国等国的先进设备,采用业内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整线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起点高、物料回收率高、消耗水平低等特点,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OFweek视点:随着行业局势的扭转,天宏硅材料也迎来发展良机。该公司致力于在“国家微电子级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多晶硅生产环保及综合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大尺寸集成电路用直拉单晶和大功率器件用区熔单晶”四大项目上填补国内空白的目标,或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实现。
8、 瑞能硅材料
四川瑞能是 Renesola Ltd全资在眉山新建的多晶硅厂。公司主营产品为生产太阳能级电池单晶硅片、多晶硅片,拥有大规模硅晶生产、切割工艺,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之一。
Renesola Ltd是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伦敦证券交易所AIM版两地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太阳能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单晶硅、多晶硅、硅片制造、电池组件及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单晶硅片厂、第三大硅片制造商。
ReneSola于2007年入驻眉山铝硅产业园区,全资52亿元人民币成立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6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目前,瑞能一期3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能144%,是全省唯一一家达产超产的多晶硅项目;瑞能二期项目,系瑞能公司收购的原奥光多晶硅项目。2011年8月开工建设,占地250亩,原计划投资20余亿元,经技术优化后,总投资10亿元。
瑞能二期年产50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自7月1日全面投产以来,装置运转正常。目前,该公司多晶硅年产能已达1万吨,成为世界第六、国内第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OFweek视点: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是多晶硅企业立足的根本。使用世界领先的冷氢化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6对棒还原炉技术,以四氯化硅为原料,四川瑞能实现多晶硅100%闭式循环生产,能耗降低30%,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9、 永祥多晶硅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是通威集团和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一家大型民营科技型股份制企业,于2002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金为9.21亿元。旗下拥有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乐山永祥硅业有限公司和乐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
永祥股份主要业务涉及烧碱、聚氯乙烯(PVC)、三氯氢硅、多晶硅和电石渣水泥。其中多晶硅年产能目前达1000吨、PVC12万吨、三氯氢硅4万吨、电石渣综合利用水泥100万吨,实现了从盐卤、氯化氢、烧碱、PVC、三氯氢硅、多晶硅到电石渣水泥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相关产品正在成长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在十二·五期间,公司规划总投资153亿元,将在现有主要产品产能规模:PVC12万吨/年,烧碱10万吨/年,电石渣干法新型旋窑水泥100万吨/年,三氯氢硅4万吨/年,多晶硅1000吨/年的基础上,将卤水开采项目扩展到900万标方/年,三氯氢硅项目扩展到10万吨/年,多晶硅产能规模扩展到5万吨/年,将PVC及烧碱规模扩展到30万吨/年;将资产规模从2010年20亿元发展到150亿元;将销售规模从 2010年的16亿元发展到300亿元;将利税规模从2010年的近2亿元发展近50亿元。
公司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建成年产5万吨多晶硅项目和30万吨PVC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从多晶硅、单晶硅、硅切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新能源产业链条,将永祥股份打造成世界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和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
OFweek视点:随着多晶硅行业整合的加剧,乐山多晶硅企业的重组不可避免。而四川永祥自公司成立之初,一直努力打造和完善化工及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了多晶硅与化工的联营,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永祥多晶硅或许成为最后的赢家也未为可知。
10、新特能源(特变电工旗下太阳能企业)
特变电工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化从事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逆变器生产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特变电工立足新疆,把新疆丰富的煤电及光照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打造新能源太阳能产业链的源头保障。
新特能源公司是国家和自治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核心骨干企业,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商、光伏电站装机量国内第一、光伏并网逆变器产销国内第二、多晶硅产能全球第七,国内第二、多晶硅材料达产率国内第一。多项主导产品和服务成为了国内光伏行业的市场开启者和行业领导者。公司是全国最早从事光伏产业国家级重点创新项目的科技支撑单位,是国内光伏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技术引领者,全国光伏产业联盟、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标准技术委员会核心成员。
公司采取全循环闭环的生产模式,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成为2011年全国8家“优秀循环经济企业” 之一,是新疆唯一荣列全国首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1.5万吨/年多晶硅研制规模,成为世界大型新能源产业集团。现公司已全面启动四期3×12000吨/年多晶硅项目的前期工作。到十二五末,公司将全面实现5.1万吨/年多晶硅研制规模,进入世界特大型新能源产业集团的行列。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特变电工立足新疆,发展煤电化多晶硅联合新能源太阳能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煤电热资源转换成本的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及特变电工的国际化品牌优势和融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公司成为世界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太阳能绿色新能源供应商。为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提供保障。
OFweek视点: 2013年8月,新特能源公司生产的48对棒多晶硅顺利出炉,在提质增效、降本增效方面的成果显著。同时,该公司不断引进行业最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其能够继续领跑国内多晶硅行业,向“世界硅谷”迈出更坚实一步。
11、大全新能源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鸿立国际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金9600万美元。大全新能源公司专业从事多晶硅、硅片和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拥有国内外太阳能行业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国际化背景的管理团队。公司从国外引进世界领先的设备和生产工艺,通过消化吸收、技术创新实现全自动、全循环的闭环式运行制造高纯多晶硅。生产过程物料利用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期在重庆市万州区投资建设年产40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其中第一条年产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已于2008年7月份成功投产;第二条年产能1800吨生产线计划于2009年6月建成,年产能将达到3300吨,年实际产能达4000吨。
2010年10月7日大全新能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公司多晶硅年产能达4300吨,2012年多晶硅产能有望达到7300吨,成为国内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目前,大全新能源新疆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年产能是5,000吨,2013年底将会提升到6,150吨。到2014年底之前,12,000吨扩产项目将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OFweek视点:随着扩产计划的完成,大全新能源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低成本高质量的多晶硅产品。而当该公司12,000吨产能完全投入生产后,电价将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享受3%的优惠。对于大全新能源来说,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