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箩筐的“表弟”2011年6月底至9月底,我因朋友的介绍,弃多年从业的上海于不顾而来到河南一个小县城里,帮助一家磨料磨具工厂的老板筹建一家网络公司。由于事前在上海工作得比较久,所以...
一箩筐的“表弟”2011年6月底至9月底,我因朋友的介绍,弃多年从业的上海于不顾而来到河南一个小县城里,帮助一家磨料磨具工厂的老板筹建一家网络公司。由于事前在上海工作得比较久,所以跑到一个小城市里,难免就会碰到一些有趣的“怪”事。
据我后来了解,老板是河南一县城郊区人,年过半百,在当地开了一家磨料磨具厂,一年据说也能赚个好几百万,甚至千万。当前电子商务盛行,老板也不甘落后,便盯上了电子商务市场,搞了一家小网络公司,但是隔行如隔山,公司一直没有头绪,所以才找了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来帮他搭建班子,稳定产品。
一般办公都是在工厂里,通过吃饭、聊天,慢慢的我就认识了不少人:技术副总,老板的表弟;财务经理,老板的表弟;保卫科长,老板的表弟;质检科长,谢天谢地,终于不是表弟了,是老板的堂弟。就连打扫卫生的保洁员,也是由老板的堂妹光荣出任,——喔,这可是个重要岗位,身上带着全部房间的钥匙,不是自己人怎么放心呢?
有次工厂开大会,我不经意地发现,老板宝相庄严,端坐中央,如同一只领头雁,各位表弟紧密簇拥在以表哥为核心的中央周围,团结一致,层层展开,众星捧月,秩序井然。
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家族企业仍然是乡镇企业的首选方式。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远近亲疏的,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上阵还需父子兵,自己人用着才放心,在不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家族企业是唯一可选的组织方式。
不过,在那呆了一阵后,我才逐渐发现我大大低估了当地人的视野。就说老板吧,虽然他连中国式的英文都没学好,可去过的国家那可是相当的多呀,什么美国、德国、韩国、东南亚,全都不在话下。至于产品出口所及,那就更多了去了。想当年老板创业的时候,那也是激情澎湃,敢闯敢拼,跑遍了世界各地,到处寻找新品,行销市场,远不是如今大肚能容、稳定和谐的一副模样。
离奇的“砍人事件”
经过这些,老板深受打击,倍感疲倦,找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大权下放,自己把手一甩,退居董事长。该经理人也不负重托,尽显十八般武艺,内修管理,外攻市场,不出三年,生产销售直往上涨,设备、厂房、人数、利润连翻几番。董事长坐地拿钱,喜笑颜开,直言找到了一个好帮手。未曾想好景不长,2012年年初,经理人找他商议:工厂搞到这个地步,已经到达极限,要想继续扩大规模,就要结构重整了,请赐尚方宝剑一把,我要“砍人”了。说着,经理人掏出一份“砍人”名单,——名单上只有两种人:表弟、堂弟。
“砍人事件”的结果是,三个月后,老板炒掉经理人,自兼总经理,重站前台。老板心知肚明,经理人说的都是大实话,老早一个乡镇企业小打小闹的时候,各位表弟混混也还凑合,工厂一搞大,他们的脚步就跟不上了。如果把这些人都赶下去,再来三年产值翻番,相信这也不是吹牛,老板继续坐地拿钱,身家倍增,也是唾手可得的好事。但老板最后的选择却是赶走经理人,保住众表弟。对外的解释,是亲戚们追随创业有功,不忍离弃,实际上呢,连表弟们自己都知道,亲戚有亲戚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贡献,而在于做了多少耳目。老板号称放手,实不放心,总经理怎么折腾都可以,多赚少赚都无所谓,哪怕赔钱也能容忍,唯独不能鸠占鹊巢,把工厂开成别人家的!
自那老板“砍”掉职业经理人后,没多久,我也离开了那家公司。后来听那原先介绍我去的朋友说,老板的经营每况愈下,听到这些,我难免有些失落。不过回头又想:这个“怪圈”,能好才怪!
眼皮下的“明抢暗夺”
听公司里的同事说,几年前,老板找到一个好的原材料配方,但自己厂里缺设备,做不出来,于是在山东找了一家小厂,合作开发。开头合作非常顺利,开发、试验、试产,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可是到了快要投产的前夜,忽然遇到技术难题卡住了。老板天天打电话左催右逼,对方也是想法设法日夜攻关,一个小小的问题却抗日持久解决不了。最后老板终于坐不住了,亲自跑去一看,咳,哪还有什么工厂,早就连技术带产品一窝端走了,——这边还在“日夜攻关”呢,那边却是改头换面大量生产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老板在山东也不敢闹事,悻悻然打道回府。好在苍天有眼,老板又发现了一种原材料配方。这回老板学乖了,在河南当地找了个本地小厂,合作开发,每天早检查,晚督促,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眼皮子连眨都不带眨。但不幸还是发生了,不知怎么搞的,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总差那么一点儿。投入近百万之后,老板只好挥泪斩项目,砍掉了这个怎么改也改不好的产品。
不过很快,噩耗就传来了,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独特配方,质量稳定,销量极好,产地正是河南!老板托了内线一打听,原来当初人家故意少放了一种配料,所有试验都做两套,明里一套给老板看,暗里一套才是真配方,这边老板频打退堂鼓,那边却是高奏凯旋歌,只等这边壮士断腕,那边马上就点木成金了。
你不禁要问了,就这么明抢暗夺,不怕报复啊?哪有不想报复的?换了你,你咽得下这口气吗?关键是,那产品卖得太好了,这世道,有钱就有关系嘛,马上就有头面人物出来打招呼,退回一百万,产品归人家,这历史的一页,就算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