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国制造”如今越来越受到挑战。近来,一些外国工商企业组织和机构发表报告称,在华外企对劳动力成本激增让他们感觉很有压力,不少企业考虑将工厂迁至工资水平更低的一些东南亚国家。据法国外贸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未来4年里,中国的劳工成本将赶上美国,5年里将赶上欧元区国家,7年里赶上日本。
劳动力涨价是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民工工资也上涨了14.9%。
国家信心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巨大的出口红利来源于低价的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要素价格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未来10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处于上升阶段,廉价工资已很难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供给。对中国而言,数量化的人口红利已一去不复返了。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张茉楠说,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老龄化人口占整个人口比重为8.9%,而到2050年时,老龄化人口将占到30%,这种老龄化情况是哪个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因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后,适龄劳动力和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在减少,从供给结构看,人口红利2015年将处于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人口比重在2011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分析说,通货膨胀造成劳动力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这些因素也造成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短期赶超欧美不可能
中国劳工工资真的会快速上涨吗?中国劳动力还有优势吗?专家们认为,外国机构的预测有些言过其实。
徐洪才认为,中国低端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首先,从指标上看,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比我国工人高很多倍,中国工人工资不可能短时间内赶上来。其次,从供给上看,中国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最后,从成本上看,跨国公司转移工厂也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测,尽管中国过剩的劳动力供给正在减少,但要到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某个时段才会完全消耗掉。
“虽然我国工人工资现在比越南、老挝等国高,但与亚洲四小龙、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低的,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张茉楠指出,中国绝对量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还是比较小的。这么多年来我国人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还不算大,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所以说几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说法有点夸张。
要向人口素质要红利
无论怎样,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个大趋势,未来将怎样寻找新优势?
张茉楠认为,过去靠劳动力低价格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已不再可能。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这是中国必须走的一条道路。
劳动力成本上升从另一方面也敦促中国企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指出,适度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转型升级,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相信劳动力的素质也会相应提高,劳动力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这就为加快外贸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动力。
专家指出,中国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人才培育结构也应同步优化调整。徐洪才表示,今后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教育投入,产业转型和升级也有待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张茉楠也认为,要在人口红利窗口期没封闭时,迅速培育大量高素质产业工人,如果劳动力不升级很难实现产业升级。要从过去向人口数量要红利到向人口素质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