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12月12日下午,中机联专家委召开经济运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机械工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与重点任务进行交流研讨。专家委委员、中机联执行副会长陆仁琪、宋晓刚,专家委有关...
2011年12月12日下午,中机联专家委召开经济运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机械工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与重点任务进行交流研讨。专家委委员、中机联执行副会长陆仁琪、宋晓刚,专家委有关委员、中机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协会领导与专家近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中机联执行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蔡惟慈主持了会议。
中机联标准工作部谭湘宁副主任通报了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情况,传达了王会长讲话精神,就机械工业“十一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机械工业标准工作不适应和跟不上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标准整体水平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更新速度较慢,十年以上标龄占标准总体约达50%以上,高端装备标准、节能标准、安全标准缺乏,传统标准偏重产品本身,运行、维护的服务方面的标准较少。二、标准体系不尽合理。一是国标、行表的分工不明确。国标委安排的项目总体规模与行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二是标准还不能与产业、科技、质检等进行有效衔接。三是标准工作的广泛性、公开性、透明性有待提高,中机联现有一套标准协调体系,但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时缺乏决策体系,多方扯皮。三、自身能力存在欠缺。参与国际标准化能力不足,缺少相关人才,在重大项目、关键领域很难派出专家参与国际竞争。
陆仁琪委员从经济社会次序与价值观、外资台资与内资企业标准的融合、参与国际标准活动以及标准工作人才配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五条发展建议,一、密切关注重点领域,继续提高国际话语权;二、加强合作,尤其是与用户行业的紧密结合;三、人才培养是行业标准的重点工作;四、科学的管理是前提,协会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统一思想;五、加强国际交流,深入学习发达国家的标准架构。
宋晓刚委员通报了近期两化融合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且指出,在2008年工信部成立之初即着手从事两化融合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产品、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标准如何与信息技术、软件标准有机融合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面。由于各行业两化融合的进展情况不一,自2009年开始,工信部先后在16个工业行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试点工作,日前,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工信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两化融合的标准制修订将是国家两化融合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两化融合的标准化,一方面是产品、技术及制造工艺标准要与信息技术标准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是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与维修服务等全过程要与信息技术融合,即集成应用标准。
蔡惟慈副主任表示,此次会议拓展了专家委研讨会思路,收获很大,并从八个方面对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成绩不小,问题很多。应进一步深入梳理问题找出对策方向。二、提高认识是前提。机械工业的振兴需要标准化工作的支撑,标准化也必须适应、配合并支持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三、与国际接轨是方向。与国际接轨既是方向,又是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经之途,要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国际话语权,我国标准要更多的为国际标准所采纳。四、企业是做好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五、发挥行业协会和用户的作用是重要经验。无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行业协会的参与不可或缺,只有行业协会充分参与标准化工作,才能与行业规划紧密结合,才能将振兴机械工业落到实处。六、自我强化是关键。包括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标准化投入、主管政府机关加强协调等。七、加强工作联动是抓手。不能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标准的研制要能与认证、检测联系起来。八、明确分工是原则。在开展标准研究工作、争取国标委项目的过程中,要把握‘国家抓基础标准,行业抓产品标准’的思想,产品标准主要发挥行业和企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