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在厦门举行的“2011年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以提升环保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环保装备制造业...
近日,在厦门举行的“2011年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以提升环保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环保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政策层面的新动向也引来了公众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更多关注。 环保产业的快速壮大正在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机会。“十二五”规划中关于节能降耗指标的规定,让环保装备制造业前景变得更为广阔起来。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环保装备制造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面临着来自技术、经营层面的新挑战。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要支撑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同时环保装备制造业要实现持续的增长,政策层面还需做出长远的、更为明确的规划。
环保产业大发展的背景
“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大范围推进之时,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过去一个阶段,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国内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业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大。据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的调查数字,“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装备销售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率约为40%,增长速度惊人。
随着节能减排广阔范围的持续推进,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也不断地在向新的应用领域拓展。该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已基本覆盖了节能减排的所有领域,一般技术、产品和服务均可基本满足市场的需要,并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产的大型节能减排装备,尤其是成套装备的研发有了长足进展,大型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大型余热发电成套设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农业废弃物焚烧发电设备、燃煤烟气脱硫成套设备、危险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等大批装备已经实现全面国产化。
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正更多地被看好。近期,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汇总分析了节能减排装备的盈利情况。其中,节能装备的毛利率最高,为42.13%,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余热发电成套装备和其他环保设备的毛利率分别 达 到 20.58%、25.80%和36.69%。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的毛利率为20.58%,低于行业总体水平(29.83%)。
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政策层面的环保标准正在不断提高。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
而这也给环保装备制造业带来新的挑战。据记者了解,环保部近期将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而环保部副部长张立军透露,“这个标准将比原来的严格得多,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资金不足是核心问题
环保标准的提高,又不断催生出新的市场,但新技术的研发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新投入。“要符合新的节能减排要求,过去大量的环保设备可能都起不了作用。而这些都需要新的资金注入。”某业内人士表示。
虽然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但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仍有进一步提升规模的需求。来自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从事节能减排装备制造的企事业单位大概有5000余家,而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产值约2000亿元,只占到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6。
国家的相关财税政策被认为是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目前这以优势并未表现出来。据介绍,虽然现行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所进行的投资,或在节能环保项目上的所得,可享受税收上的减免。但是由于缺少标准,企业无法向税务部门提供投资是用于“环保方面”的证明,使得这一税收优惠很难落到实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享受税收减免的环保企业很少。”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融资方面,政策层面的鼓励措施并未取得明显成效。虽然在政策层面有了研究创业风险投资投入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退出机制,支持环保装备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积极利用社会资本,在安排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时,也优先支持环保装备企业以提高质量、改善品种、技术进步等为目标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但环保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未改变。
企业环保成本较高曾被认为是环保设备推广应用的主要阻碍。记者了解到,目前每个烧结烟气脱硫设施项目的投资金额从5000万元到两亿元不等,约占烧结机总投资的20%~30%。巨大的投资、较高的运行费用和较大的技术风险,使钢铁企业开展烧结脱硫裹足不前。
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很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等领域并不重视节能降耗的目标,采用节能降耗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积极性并不高。
另外,环保行业过度竞争的行业现状一直没能根本改观。国内环保企业众多,但中小企业占比98%以上,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甚至存在低价竞标等恶意竞争现象。这一现象普遍拉低了行业利润率,同时严重影响环境工程质量。“由于我国现有环保装备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造成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规模效益差、产品成套化与系列化程度低等弊病。”某环保设备制造业人士讲到。
而另一方面,国际上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向国内环保设备制造业扩张,这也给国内环保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压力。据了解,美国通用电器集团自2000年开始便着力打造水处理部门,在先后进行5次并购之后,成功成为了世界上工业用水处理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并且不久便成为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的领跑者。在去年,西门子也在中国开启了其“2010加速战略”,销售节能环保装备,期待获取1000亿元收入。
一批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将获财税政策支持
在厦门举行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国际论坛透出的消息,让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有了新的依据和方向。《“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的出台备受期待。
改变国内节能减排装备产品趋同与技术落后的局面,是该规划出台的一个主要出发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装备自足率达到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装备制造仍主要依赖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说。
“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了大型节能减排装备的国产化发展。若没有大量的技术支撑,环保产业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亦宁对记者说。依据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调查数据,2010年我国节能减排装备进口数量3189万台(套),进口总额达11.7亿美元,大量进口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失。
据了解,在制定的规划中,工信部将环保装备分为需要开发、需要应用示范、需要推广应用共3个类别。其中包括,需要推广应用的重大技术装备,指技术已经成熟、环保领域急需、需要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的技术装备。需要应用示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指技术基本成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尚未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装备。
新规划将以技术为主线,提出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环保技术装备,编制推荐目录,以提升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即将真正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正是这批‘需要推广应用的装备’。”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说。
依据工信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涉及九大领域,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资源综合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电磁波与放射性包括核“三废”污染防治、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其中,开发类项目共72项,推广应用类项目共36项。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要通过技术研发推动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进入《目录》的技术装备将在科研立项上被优先考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秘书长陆军提出建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应努力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填补空白,开发一批对环保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成套装备,从而形成新的节能减排增长点。
而在企业界,对于政策层面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小康在出席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上表示,“作为一家集成运营商,我非常希望看到我国的环保装备制造业不断地加大科研投入,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