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2023年6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企业 Vishakha Metals Private Limited 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铝边框(Aluminium Frame for solar panels/modules)启动反倾销调查【印度针对此次调查发布的完整文件可私信我们获取】。涉案产品包括所有类型的铝边框,涉及印度海关编码7610和7616项下的产品以及76109010、76109020、76109030、76109090、76161000、76169910、76169990项下的产品。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4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1年3月、2021年4月~2022年3月以及2022年4月~2023年3月。
熟悉印度的朋友应该清楚,此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近年来可以说是非常频繁,屡见不鲜。
2022年12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应印度印刷电路协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印刷电路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1年5月1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应印度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协会(ISMA)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越南和泰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印度第三次对华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同年6月7日,印度商工部再次发布公告,应印度企业 M/s Grindwell NortonLimited、M/s Carborundum Universal Limited 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树脂砂轮薄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1年期间,印度连发多项通告(2021年第69、71、72、74、75、76及77号通告),向来自中国的7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涉及完整及半拆除拖车轴、平板轧制铝材、用于光伏模块和热力发电的矽铜密封胶、染料工业使用的亚硫酸氢钠、用于制冷的氢氟烃混合物、氢氟烃成份R‑32以及装饰纸等。
这仅仅是近两年的部分事件,再往前,印度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措施可以追溯到20年前甚至更早。
其实不只是针对中国,印度的投资营商环境在国际上一直是“久负盛名”。
2007年,在英国的沃达丰集团与和电国际的 Hutchison Essar Ltd 收购案中,沃达丰通过其荷兰子公司沃达丰国际控股公司(BV)收购了和电国际设立在开曼群岛的 CPG 投资有限公司(CGP Investments Ltd)的部分股份(CGP持有一连串公司,部分公司在印度从事电讯业务)。但印度税务部门认为,这笔交易的实质是对印度资产的转移,沃达丰有义务向印度政府纳税,并向其追缴税款约29亿美元。
2012年1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裁定,由于该笔交易在开曼群岛执行,超出了印度税务部门的管辖范围,沃达丰不需要向印度政府缴纳税款。然而,当时的曼莫汉·辛格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推翻了最高法院的判决,通过修改《1961年所得税法案》第9(1)(i)条,引入了追溯性修改条款,允许印度政府对1962年之后涉及资产转移的跨国企业交易进行追溯征税。
该追溯征税条款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反对,它在法律上追溯到很久之前的交易,并将很多跨国企业的交易纳入印度税务部门的征税范围。这将导致对于过往交易的重新评估,并且要求相关公司缴纳额外税款。
此举在当时造成了17起印度与其他国际企业之间的税收纠纷案,其中包括印度与英国著名油气勘探公司凯恩能源公司长达10年的税收纠纷。
而这一追溯征税条款直到2021年8月才被废除。
正是这桩桩件件行径,使得印度政府在国际投资者心中逐渐失去信任度,印度的营商环境被认为充满变化与不确定,极大影响着他们对于印度市场的投资决策。
国际投资者一方面不舍得放弃印度巨大且充满潜力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对其不甚稳定和安全的投资环境苦不堪言。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此类事件,政治因素远大于法律因素。对小米的巨额处罚、收紧对在印中资企业的 FDI 审查、持续不断的反倾销调查……印度政府频频对中国企业出手,其打压中资的意图十分明显。
印度和中国的产业结构相似,导致两国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性。印度在应对这种竞争时,普遍采用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策略。
印度从一开始就将中国视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在1995年至2019年期间,印度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达到187起,占印度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总数的26.5%。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及的金额不断攀升。从2005年开始,涉案金额逐年增加,到2016年已达到数十亿美元的规模,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印度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措施,保护本国制造商免受进口产品的竞争。
然而,如果印度本国工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国内供应,可能导致短缺和价格上涨,进而对印度工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高关税赶走了中国产品,因为疫情后通胀攀升,而其他国家的重大刺激计划可能会给印度消费者带来困难。
同时,加征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特别是在疫情后通胀攀升、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高关税很可能会加剧本国消费者的压力。
印度政府意图削减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策略,不惜以牺牲双方共赢的经济关系为代价,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投资者在海外行走,应当时刻谨记与法律为伴;但在法律鞭长不及的领域,我们唯有依靠中国智慧和拼搏勇气,进退有道,惯看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