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切削刀具行业快速发展,虽现如今仍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展望未来,前景光明。
全球切削刀具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国际切削刀具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这几个国家既是切削工具的生产大国也是切削工具的消费大国。发达国家制造业近年来大量采用现代高效切削刀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年为制造业节约成本达1000亿美元,远远高于在刀具上的投入。
另外,在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规律十分明显,为制造业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装备潜力的最佳配置和解决方案。在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正常年份,每年的刀具消费规模,大体稳定在机床消费的1/2左右。
根据QY Research的数据,2018年全球切削工具消费量为349亿美元,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切削工具消费量约为370亿美元。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行业供给:发展迅速
中国切削刀具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汽车、航空、军工、模具、制冷、电力等精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中国刀具产值从2015年的76.2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15.54亿元。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行业需求:伴随制造业转型
刀具市场的消费情况和结构变化情况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晴雨表。我国切削刀具总规模经历2012年至2016年的波动后,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制造业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切削刀具行业快速发展。
2016-2018年我国切削刀具年消费规模出现明显快速增长,2018年刀具消费总额达到421亿元,超过2011年400亿的高点,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汽车等下游行业持续下行的影响,我国刀具消费额有所下滑,下降至393亿元。参考2020年全国GDP的增长水平,初步估算2020年消费规模为402亿元。
中国切削刀具市场竞争格局: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水平还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世界刀具行业的领先者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工业发达的欧洲、北美、日澳三大市场占据全球切削刀具产量的75%-80%,其刀具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还是在产品设计上,较中国产品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着世界五大刀具派系有:山特系;美国系;日本系;以色列系;欧洲系。
进口品牌刀具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
国内切削刀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日系市场份额占的偏大,具体包括黛杰(DIJET)、三菱(MITSUBISHI)、京瓷(KYOCERA)、日立(HITACHI)、不二越(NACHI)、住友(SUMITOMO)、日研(NIKKEN)、大昭和(BIG)、Tungaloy、OSG、YAMAWA等。
其次是台湾刀具,台湾刀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虹钢富(HKF)、耐久(NINE9)、七骏(PSL)、基准、泰精、正河源、三禄等。台湾刀具一般只在国内某一个省市设一到两个总代理,然后以多个经销商的方式做市场推广。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是台湾鸿海(富士康)旗下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精密切削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现今国内布局不断完善﹐已建立深圳、郑州、晋城、成都制造基地。继垂直整合钨钢刀具产业链之后,横向拓展微细挤压丝锥﹐单晶金刚石刀具﹐聚晶金刚石刀具领域﹐构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全类型刀具制造能力。
基准精密所生产的刀具(金刚石刀具、钨钢刀具、汽车刀具)在2016年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最后是欧美刀具,欧美刀具虽然品质好,但售价偏高,对于国内模具制造业,接受程度略有保守,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欧美刀具在国内的销售额,主要原因是使用者欧美刀具的客户主要以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为主。
而且,近年来,随着欧美先进机床引进的增多,拉动了欧美刀具的销售。综观世界五大刀具派系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进口优质刀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切削刀具市场前景光明
在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今天,中国政府已将机床行业提高到了战略性位置,把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和功能部件列为国家重要的振兴目标之一。其中,金属切削刀具尤其是数控刀具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对于制造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影响,正在被整个国家和行业予以更高的重视。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总体来看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切削刀具行业自身的发展状况,预计未来几年刀具行业将迎来智能制造升级发展时期,我国刀具行业面临着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过渡的时期。
汽车、模具、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高、精、尖的复杂刀具将是我国生产现代高效刀具的主要从业方向。预计到2026年,我国切削刀具行业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55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