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起步时基础薄弱,建国初期钢产量只有16万吨,就是今天一个小电炉一年的产量,而现在钢产量已经达到了10亿吨,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这条道路十分不平坦。”近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钢铁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上,上海市委原副书记、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回顾了我国钢铁工业100年来的历程,并对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面向未来,徐匡迪直言中国钢铁工业面临巨大的环境问题挑战,钢铁工业的领导和科技工作人员仍然任重道远。他表示,从现实来看,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一个有效技术方案,就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发展短流程炼钢。
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副局长方长安在会上表示,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在接下来一段时期要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做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在自由交流发言环节,行业老领导、老专家、主要钢铁企业领导、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代表做了发言,对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钢铁行业取得的巨大进步进行了总结回顾,对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剖析,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持续繁荣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