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细,花香缕缕,大地春回,万象更新。
满载着“十三五”的累累硕果,努力奋进的中国已整装待发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跑线,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收官亦是开局,起步即是领跑。置身于新的历史交汇点、稳健步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如期进入全国“两会时间”。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勾勒中国未来发展蓝图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关键期,开创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
切实减负 激励创新 新机遇下拓展新思路
回首刚刚走过的2020年,中国交出了一份世界瞩目的成绩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惟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其中,中国汽车产业也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逆势增长的中流砥柱。2020年,中国新车产销量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正从容不迫地投身“十四五”开局,在转型与升级、提质与增效中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把握新机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6%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这预示着,经济增长并不单纯追求更高增幅,而是力图稳扎稳打,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绿色发展进程,报告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中国汽车产业在助力GDP增长、稳就业、降能耗等方面,无疑都扮演着“领头雁”的重要角色。
多管齐下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多措并举激励企业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和亮点。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放权,以及加大力度激励创新和研发投入、扩大有效投资,都将直接或间接惠及汽车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近两年,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从2019年力度空前的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再到去年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举措,汽车业都从中受益。此前,包括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以及消费税征收后移等汽车业税改方案也在业内引发热议。未来,科学推进汽车行业税费改革,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激活产业和市场潜力。
在简政放权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准入改革,明确将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提上日程。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打破汽车行业从生产准入到流通管理各环节存在的多头管理乱象。
告别规模至上、数量至上的传统思路,必须将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着重强调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明确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利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鼓励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有所建树。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也涌现出一批在全球汽车产业活跃度颇高的、优秀的、自主创新能力日渐增强的中国车企。以开放的格局,坚持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表示,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调,今年应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元年。“展望未来,汽车产业应在传感器、电池、汽车操作系统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从研发、生产制造到消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环节打造一个完整、科学、优异的产业创新体系。”他说。
在扩大投资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何谓有效投资?就汽车产业而言,有效投资一定是在补短板、促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新动能方面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选项。而有效投资的目标则是以精准的投资促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开放 稳消费 新形势下构建新格局
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中国汽车在变革与创新中,投身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在踏上转型升级新征程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需要认清新形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中,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稳定和扩大消费等内容与汽车产业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格局息息相关。在对外开放层面,我国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汽车产业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启动了新一轮外资股比放开政策,根据政策要求,在5年内分3阶段放开外资股比,到2022年,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在“闭门造车”中实现,而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所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达成。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之路将继续提速,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子也将迈得更加稳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继续把握对外开放的有利时间,加快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稳定增加汽车(新车)消费外,还专门针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加强停车场、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内容提出了相关目标和要求,旨在通过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营造更加完善、可持续的汽车消费环境。
“汽车是带动消费升级的‘火车头’、主力军和顶梁柱,为此汽车产业一定要提高产业升级能力和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消费升级需求的汽车产品。”付于武说。
减碳脱碳 强链补链 新挑战下启动新对策
变局中开新局。展望“十四五”,中国汽车产业将在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更高的水平和效率精准夯实汽车全产业链的韧性。在把握新机遇、挖掘新潜能的同时,也将迎接更严峻的新挑战、完成更艰巨的新任务。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未来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方向更加明确。与此同时,加快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等举措,也将成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大考,必须早规划、早行动,推进能源转型、推动绿色发展。而实现能源清洁化和交通电动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她建议,制定氢能的国家级顶层设计,完善标准法规;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能力,鼓励多手段降低推广成本;加强优质资源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突出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有一些短板和“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表示,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关键。他建议针对高技术门槛汽车芯片,要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
“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长期和短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成立芯片创新发展平台。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行业支持,强化产业生态融合。
真正的汽车强国,必定有自主可控、安全高效、高度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支撑。化解供应链风险,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必须从标准、规范、人才和技术等层面打破现存乱象,全面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