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火”了。4月22日,其参与的纽约市场原油期货5月合约-37.63美元/桶的结算价格被确认有效,给客户带来巨大损失,引发市场关注。
“本是‘隔岸观火’,最后才发现烧的是自家。”上海一位“原油宝”投资者如此感叹自己的心路历程。据该投资者透露,他不仅损失6万元本金,还倒欠银行13万元,是其投资生涯中最意想不到的遭遇。
很多投资者难以理解其中逻辑——就算原油比水还便宜,最后买来囤在那,亏是亏了点,也不能跌得一分不剩,甚至倒贴钱吧!
然而,那只是他们想象中的“原油宝”。因为,根据这款产品的规则,投资者在中国银行交易的“原油宝”并不是作为“现货”的一桶桶原油,而是一份投资者与中国银行之间的合约。用法律术语来说,他们交易的不是“物”,而是交易了一份“权利和义务”。因此,投资者根本不可能通过中国银行囤积实物原油,而是必须在每个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前进行轧差结算或者移仓。
当然,作为一份“纸原油”,“原油宝”的一些规则投资者是理解的。上述投资者也表示,从产品本身来看,“原油宝”确实像期货,但它没有加杠杆,而是纯粹的保证金交易,因此很多投资者认为更加安全。
真正让“原油宝”备受指责的,是中国银行在交易设计上的缺陷被极端行情无限放大了。最简单的道理是,为防范期货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发生非理性波动风险,各大平台的最后交易日都设置在国际期货合约到期前一周或10天左右。比如和中国银行同类型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在4月14日和15日基本完成换月,从而“躲过一劫”。而中行却将仓单留到最后,没有完成盘中换月,最终被“穿仓”。
一位法律界人士也表示,移仓时间的选择,是本次“原油宝”事件中,中国银行犯下的最不可思议的错误。理论上,一个主力合约在临近交割日时持仓量会急剧减少,从而导致流动性危机,这是一个入门级期货交易者都知道的事情,却被忽视并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该人士认为,“原油宝”产品因设计缺陷导致的额外风险,不应该由普通投资者承担。
实际上,抛去复杂的产品设计和交易规则不谈,中国银行此次“翻船”,还暴露出投资业内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市场缺乏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中国银行推出“原油宝”产品,虽然不带杠杆,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巨大,已经超越银行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要求。可是,即便如此,中国银行依然将其与一些理财产品混在一起销售,已经涉嫌违规向不符合风险等级要求的客户开放买卖金融产品。
然而,中国银行虽有问题,但投资者同样要为自己的投机冲动买单。4月以来,大量中国投资者涌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抄底”,而这些突击入场的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了解知之甚少,唯一的投机依据就是原油价格“不可能再跌了”。然而,市场很快给他们上了一课。
当然,我们希望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漏洞会被及时堵上,更多投资者也能引以为戒。否则,“原油宝”式的“黑天鹅”可能还会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