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缕岁月难忘却,我记忆中的一块铁;我思念中的一道彩虹,我奔腾着的一腔血。
一九六七年初,国家对国内的工业布局进行调整,为了满足西南地区军工配套和建设磨料生产基地,国家计委确定在贵州新建磨料工厂,并定名为第七砂轮厂,隶属一机部,通讯地址:二号信箱。
这一年的春天,从齐鲁大地走来一群人,他们带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大三线,建设磨料生产基地的豪迈情怀,以骄健的步伐走进了贵州大山里的崇山峻岭。本着“靠山、隐蔽、分散”的建厂原则,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踏遍了清镇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选厂址、找水源,最后在蜿蜒的龙头山脚下,铜鼓坝山沟放响了建设第七砂轮厂的第一炮,唤醒了沉寂的大山。
建厂初期,一支几十人的建设队伍进驻到这荒山野岭,建设者们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放下行装就投入到工作中,开始了基础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白天奔忙在山沟里,晚上跑八里路到当地政府安排的站街镇医院去住(实际是不足300平方米的木板楼),但人多房少,住处不够,有些建设者只得住进了医院的太平间,而夜间留守工地看管设备、器材的职工则栖身在临时搭起的席棚子里。就在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大家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奔波在工地上,决心依靠自已的力量,早日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磨料工厂。
在气势恢宏的基建工程中,七砂的创业者们急国家之所急,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建设环境,为尽快生产出刚玉磨料,支援国家建设,不仅主动挑起了基建的重担,同时也挑起了生产的重担。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边基建,边生产,在正式生产线建成前,先建简易冶炼炉及简易生产加工线。根据一机部关于“先建棕刚玉系统”的要求,先建冶炼系统,后建制粒部分,冶炼炉建成一台,投产一台,加工线建成一条,投产一条,建筑工程建成一栋,使用一栋。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在基建、生产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主厂房碎选制粒车间是七砂建设的一项主体工程,该厂房长达268米、宽18米,安装50吨吊车和精、大、稀设备,生产时振动力极强。因此要求厂房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而地质普查发现,已选定的地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有地下溶洞和溶蚀裂隙,以及流沙和起伏不一的岩面,且地下水位不定,按照常规,这种地质条件不适合建筑大型高负荷厂房,要在这种地形上建造大型厂房的基础工程,其难度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建设者们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对已选定的场地反复考察,深入调查研究,查资料,想办法,并成立了由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突击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行攻关。最后确定,避开地下水、流沙这些不利因素,利用岩面这一有利因素。经过上百次的爆破、钻眼、浇注试验,反复实践,终于摸索出“用钻机打孔,钢筋混凝岩面支撑桩”的施工新技术,并找出了每个基础支撑桩的最佳方案及其深度的数据,共钻出了五百多个孔,孔深达六、七米,十来米,最深的达二十来米,每个孔都取岩芯分析,检验岩石的坚固程度,然后再从孔内浇灌钢筋混凝土,建成“岩面支承桩”,以此作为修建厂房的基础。施工中,正值寒冬季节,钻机冻得开不动,大家用火烤,用开水烫,从而保证了顺利开钻,经过一冬一春连续七个月的奋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完成了主厂房基础工程。这一施工新技术,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它是七砂建设者们在艰辛的创业中智慧的结晶。
基础建设进行的热火朝天,生产的准备步伐也在加快,为了能够早日投产,尽快取得经济效益,七砂大型“倾倒炉”的建造也拉开了序幕。磨料磨具被称为“机械工业的牙齿”,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使用,但我国的磨料工业是解放后才开始起步,技术底子十分薄弱,在刚玉的冶炼上,一直使用“固定炉”和“间歇式熔块法”的传统工艺,这种生产方式,每炼一炉刚玉就要停一次炉,待冷却、凝固后再取出砸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十分繁琐,既不能连续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大,生产效率、热能利用都不高,并且产品的结晶率也很低。因此,从建厂之初,建设者们就一直在构想对它进行改造。在参观钢铁厂后,七砂人从转炉炼钢中得到启迪,根据刚玉冶炼的过程和特点,参照转炉炼钢的设备,提出了用“倾倒炉”替代固定炉冶炼刚玉的方案。这是中国磨料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既无前例可借鉴又无技术资料可参考,其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大家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通过由老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小组,大家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做了大量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试验,不断总结,最终完成了倾倒炉的设计工作。
一九七〇年的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寒意袭人。可在建造试验性倾倒炉的工地上,却机声隆隆,弧光闪闪,一派热气腾腾的激战景象。在制作传动设备,碰到缺乏大齿轮的困难时,他们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无大型滚齿机的情况下,大搞技术革新,大胆地使用B665型小牛头刨,连续奋战7个昼夜,把重达2吨φ1.8米模数22的大齿轮及时地加工出来,保证了建炉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短短的100天时间里,胜利地建成了中国磨料工业史上第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倾倒炉,并在试生产中不断改进,使其工艺设计更趋完善。“倾倒炉”的研制成功,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磨料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增强了生产效率。它标志着我国磨料工业进入新时期,为大规模磨料生产,提供了独特的先进工艺装备,填补了国内磨料磨具生产设备的一项空白。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刚玉冶炼炉,直至今日,它在磨料行业冶炼中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创业者们在加紧投入生产,支援祖国建设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对设备进行改造和技术革新。这期间,“气落式自磨机”的安装投产,使刚玉破碎从粗碎、中碎到细碎一次完成(当时的刚玉加工制粒,国内外多是采用粗、中、细三级破碎工艺,需要三套不同规格、型号的破碎设备和很长的运输线),大大减少了破碎和提升、输送设备的数量,减少了厂房建筑面积和操作人员数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与“颚式破碎机”和“对辊式破碎机”相比,加工磨料呈等积状,颗粒形状好,强度高,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气落式自磨机用于加工刚玉磨料,是七砂人最先设想并投入使用,在国内外磨料行业中属于首创。而碎选机械化,这在中国磨料行业中也是没有先例的。刚玉块的碎选,长期以来,全靠人工搬,大锤砸,小锤敲,劳动强度非常大,工效十分低下,在生产刚玉的流水线上,碎选这道工序经常出现“卡壳”现象。一方面“消化”不了倾倒炉源源不断送来的刚玉块;另一方面,又使下道工序“吃不饱”,是磨料行业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形势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工碎选的落后状况,于是建设者们又开始了针对碎选机械化的技术革新,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验,广泛采纳职工们的建议,加班加点反复对设备进行改造,最终实现了棕刚玉块碎选机械化,再次为祖国磨料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至此,“倾倒炉”和“气落式自磨机”的成功投入使用以及碎选机械化,彻底改变了中国磨料行业技术的落后与停滞状况,成功地为大规模磨料生产提供了独特而先进的工艺装备,为七砂今后的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技术保证。
冬去春来,雪花飘飘,桃花红,梨花白。在过往的激情岁月里,七砂的开拓者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七砂这片荒凉的山野上,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山沟里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磨料工厂。她位于沟壑纵横、林木葱茏的龙头山脚下,群山环抱之中,绿树掩映之下,这里机器轰鸣,炉火炯炯,冶花四溅;这里有幼儿园、学校、商店、医院、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充满了勃勃生机,职工们昂扬向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孩子们欢声笑语,书声琅琅。一轮喷薄欲出的红日给山沟里的工厂披上了璀璨的霞光。
七砂的拓荒者们,以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建成了我国的磨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第七砂轮厂,在中国磨料工业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所开创的“山牌”磨料,已然成为一座高高耸立的磨料大山。七砂的开拓者们,他们是一个时代宏伟的座标,一个时代奋进的音符,他们奏响了一曲创业史歌,留给了我们这些承继者许多宝贵的财富和无尽的记忆。
那一缕岁月难忘却,我生命中的一块铁;我眷恋中的一道彩虹,我驰骋着的一腔血。
作者简介:
王海燕,第七砂轮厂子弟,伴随着七砂的成长而长大,1988年参加工作,工作之初被分配在生产一线的冶炼炉上操作电流,后调入厂总工办的情报资料室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部分磨料磨具的相关资料,现就职于厂公司办。在近五十年的时光里,见证了七砂各个历史阶段的风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