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股份、中来股份等光伏A股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显示,即便身为“龙头”,其去年净利润相较2017年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根据上述上市公司就2018年业绩的分析,其将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归咎于“内光伏行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或“国家进一步调整了光伏产业政策”,这使得“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明显下滑,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尽管政策调整的初衷是“逐步推进光伏行业平价上网”,但“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加剧了光伏行业的市场竞争,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日前,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光伏行业2018年发展回顾与2019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讲话中公布的一组数据,似乎也反应了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存在的一些变化。
《证券日报》记者据王勃华公布的数据整理,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量超过43GW,同比下降18%。而除了装机新增量锐减外,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产量也出现了“上半年产量显著超过下半年”的情况,例如,去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25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3%,但其中上半年产量为14.3万吨,增长约24%,即下半年产量仅为10.7万吨。
这一局面的出现,被业界认为主要由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又称“531政策”)所引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531政策”也为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王勃华介绍,某光伏企业组件生产成本已由2012年的74美分/W一路下降至2018年的21美分/W,其中,相对2017年的30美分/W,2018年降幅达到了30%。
今年国内市场空间
大概率好于预期
除了上述外,王勃华介绍,在我国2018年新增的43GW光伏装机中,集中式约23GW,同比下降31%,分布式约20GW,同比增长5%。由此,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也在2018年底超过了170GW。
也就是说,如今我国累计装机量已远超2016年底,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要求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到105GW的发展目标。
也正因为此,王勃华认为,2019年,中国市场要控制节奏。“但是中国维持一个相当体量的市场是没有问题的,从中国的发展历史看,一直是在超水平发展。”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应该说是这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快,导致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光伏的应用场景愈发广泛,突破了规划相对保守的预期。”一位光伏业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方继续完善政策、提升转化效率,促进成本下降,推动平价上网,不需要财政补贴的光伏产业将实现‘断奶’,市场化发展机遇推动光伏应用规模继续攀升。”
事实如此,今年1月9日,相关部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在补贴规模外支持平价、低价光伏项目建设。
就此,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不受年度建设规模限制,同时,《通知》还要求对此前未在规定期限内开工并完成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及时予以清理和废止,由此,未来将涌现出的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增量空间。”
管理层、电网
为光伏发展铺路
除了国内,王勃华对2019年全球光伏市场前景也持乐观态度。他分析称,“全球100多个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变为目标;从另一个侧面,跨国公司嗅觉往往最为灵敏,他们几乎都已经制定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标,而且部分已经实现。”
有分析机构的预测,2019年国际市场将遍地开花,GW级的市场将从2016年的7个国家达到15个以上。
王勃华认为,“全球光伏主要市场为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中国仍将保持稳定水平,会略有变化;欧洲市场未来将是老树发新芽,欧盟市场预计在2019年增速将明显高于过去,预计可达到11GW以上;新兴市场也在快速崛起,由于电价持续上涨,加上存在供电不足的隐忧,2018年澳大利亚大型地面光伏将反超户用光伏,预计2019年仍将保持在4GW以上,包括墨西哥、土耳其都在快速发展”。
而在“531政策”的倒逼之下,中国光伏企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全球布局,特别是在2018年着力加速扩展海外市场。据CPIA统计,中国已经有超过20家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方式在海外布局产能,此外,配套产品海外布局也开始增多,海外基地的产业配套能力在逐渐增强。
除此外,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介绍,2018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约为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已接近3%。这也意味着光伏发电消纳形势得到显著改善,全年光伏发电利用率超过96%,例如东北电网全年光伏发电利用率高达99%,基本不弃光。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的弃光率,已从2015年的超过10%降至2018年的3%左右。这意味着,政府、电网等正在从技术、管理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努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同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代表的一批政策,从电力消纳、土地等角度着力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通过与电网签订长期购电协议、参与绿证交易等保障了平价、低价上网试点项目的收益,同时在市场化交易、金融支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光伏平价、低价项目给予支持。而这些,都将为2019年的光伏市场注入生机。
相关阅读:强强联手 新光伏巨头将诞生?
1月21日,天业通联发布《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告显示,天业通联拟以75亿元的估值向晶泰福、其昌电子、深圳博源、靳军淼、晶骏宁昱、晶礼宁华、晶仁宁和、晶德宁福、宁晋博纳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晶澳太阳能 100%的股权。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晶澳太阳能的全体股东将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天业通联的控股股东变更为晶泰福(持股59.73%),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靳保芳。
打响光伏中概股“回A”第一枪
由于A股市场有更加友好的融资环境,而且光伏企业在A股有更高的估值,先前在美股上市的众多光伏企业都开启了回归A股之路。其中就包括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太阳能等老牌光伏企业。除了美股,近年来也有多家港股光伏企业期望回归A股,比如计划将光伏材料业务分拆A股上市的保利协鑫,比如不久之前宣布私有化计划的汉能薄膜。可以说,光伏企业回归A股上市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而相对于其他企业,晶澳太阳能的回A之路初期坎坷不断,但是却后来居上,打响光伏中概股“回A”首枪。
据了解,晶澳太阳能实控人靳保芳曾定下目标,计划加快企业从国外资本市场回归国内的速度,力争在2-3年内实现2家公司上市。在这样极具魄力的领导人的带领之下,晶澳太阳能私有化成功之后便迅速开启了借壳上市之路。
2018年7月17日,晶澳太阳能宣布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2018年7月23日,天业通联公告拟购买晶澳太阳能100%的股权,构成借壳上市。2019年1月21日,天业通联拟收购晶澳太阳能 100%的股权。
从退市到借壳,只用了6天时间,晶澳太阳能的速度令人咋舌。而在短短半年之后,晶澳太阳能的上市之路就已经得到巨大突破。相信不久的未来,晶澳太阳能就将以一个新的面目出现到人们眼前。
强强联手
据了解,天业通联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7万元,同比增长10.22%。2018年前三季度,天业通联实现营收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74%。
从财报来看,天业通联近两年业务经营状况良好,净利在2018年甚至出现了大幅增长。
而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晶澳太阳能是业内少有的覆盖了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等光伏全产业链的巨头之一。数据显示,晶澳太阳能2015 年、2016 年、2017年及 2018 年三季度,晶澳太阳能未经审计的合并营业收入分别为 140.19 亿元、169.40 亿元、205.50 亿元和 147.68 亿元。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2017 年晶澳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连续排名全球前五位,2017 年达到全球第三;2015-2017 年晶澳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则连续位居全球前二位,2017 年为全球第二。其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强大的竞争实力有目共睹。
由此可见,晶澳太阳能此次借壳上市与一般的借壳上市似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被“借壳”的上市公司都是主营业务出现亏损、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为避免破产命运只得“卖壳求生”。而结合天业通联的财报表现可以发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也较为乐观,不是一个处于困境之中的企业。
对于天业通联来说,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注入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光伏行业优质资产,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而对于晶澳太阳能来说,晶澳太阳能借壳上市成功之后,将可以运用 A 股资本市场平台实现融资、并购整合功能,提高资本实力、品牌知名度,进而快速扩张企业规模,确定行业优势企业地位。
在理想状况下,对于天业通联和晶澳太阳能两家企业来说,此次借壳上市将是一次双赢的、强强联合的交易。而两家企业的重组合作,或将诞生一家新的光伏巨头。
新光伏巨头将诞生?
重组之后的企业还叫天业通联吗?他们未来是专注于光伏业务,还是保持原有业务?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是对于晶澳太阳能来说,在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光伏产业平价上网即将实现的大背景下,他们一旦成功借壳上市,就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据了解,在市场方面,晶澳太阳能很早就树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在紧盯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和印度等主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东南亚、拉美、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晶澳太阳能在国内外拥有多处生产基地,布局在河北、江苏、上海、安徽、内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产品足迹则遍布欧美、日本、印度、东南亚、拉美、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技术方面。晶澳太阳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技术研发体系。截止 2018 年 9 月,其单晶常规 PERC 电池量 产 平 均转 换 效 率达 到 21.70% ,新近导入量产的第二代 PERC 电池(SE-PERC)的平均转换效率为 21.90%,常规多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可达 18.60%;其标准 72 片单晶 PERC 组件的主流功率可达 370-380W;标准 72 片多晶电池组件的主流功率可达 330-335W。无论是电池的转化效率还是电池组件的功率,这两个核心指标均达到了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指标要求,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根据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2019年将是光伏行业的“无补贴元年”,未来光伏行业的非技术成本、融资成本、接网成本都将得到降低,光伏市场有望在2019年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实力强劲的晶澳太阳能在借壳上市之后可谓是“如虎添翼”,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占得先机。如此一来,借壳上市之后的晶澳太阳能有望更进一步,成为光伏新时代的光伏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