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乐视事件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完全不亚于入伏的桑拿天。但今天笔者并不想讨论乐视危机本身,而是透过乐视危机来看中国经济。乐视危机的导火索是招商银行的挤兑。但中国的大环境在于,金融机构总体...
乐视事件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完全不亚于入伏的桑拿天。但今天笔者并不想讨论乐视危机本身,而是透过乐视危机来看中国经济。乐视危机的导火索是招商银行的挤兑。但中国的大环境在于,金融机构总体上是配合产业转型的,给遇到问题必须转型的企业足够的时间、不催要贷款。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不会有大的危机出现。乐视危机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017年夏天乐视危机爆发。
这一场危机有两个原因,其一乐视公司贪大求多,大规模向多个领域投资,在每个领域都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现金流回流能力,更不要说创造利润的能力。自己没有创造现金流能力,靠外围输血维持的模式迟早要发生问题,这是乐视危机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危机恰恰在此时爆发了?因为招商银行突然向乐视催债,冻结了大股东的相应资产,引发了信心危机,对乐视有贷款的银行以及对乐视有投资的资本方,乐视上下游合作方信心崩溃了,对乐视形成了联合挤兑。面对联合挤兑,一般的公司很难招架得住。从一般原理看,这是乐视自己种下危机的种子,业务模式上包含着发生危机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其丧失信心联合挤兑,银行成了危机现实化的诱因。危机爆发,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在乐视业务模式种下不可持续的种子,但金融机构不进行挤兑,始终给乐视信任和时间,让乐视自己去调整去发现问题慢慢解决,乐视在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不发生危机。一个经济体、一个产业,在其种下了发生危机的内部因素后,并不是必然发生危机,客观上存在一种缓慢的自我调整方式,是有机会逐渐摆脱困难,走向新成长。但逐渐摆脱困难的前提决定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国内金融机构完全配合产业转型
经济模式缺陷是发生危机的内因,金融机构突然联合挤兑是导火索。以小见大,中国整体经济的某些行业也存在和乐视相类似的基本面缺陷,比如说重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房地产行业。如果金融机构也像对待乐视那样,对这些行业也来个突然联合挤兑,那这些产业会立即爆发危机,并引发上下游企业的连锁危机,那么一个不大不小的经济危机就现实化了。
但回看过去7、8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机构没有出现一次集中向某一个行业进行挤兑、出现逼债还贷款的情况。在经济状况最不佳的山西,省政府组织本省银行机构形成了一个约定,不追逼还贷款,并且还联合再次向这些传统产业,如煤炭企业提供转型贷款资金4000多亿元。山西监管局局长张安顺说:“对省属煤炭企业实施贷款重组,将原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重组为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对省属煤炭集团的合理融资需求,通过发放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予以支持。对省属煤炭集团中暂时遇到困难,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成员企业,继续支持其合理信贷需求,不得随意抽贷、压贷、断贷;省属煤炭企业集团涉及的产业链长、关联面广,如果生产经营出现大的波动,就可能引发各类风险,对山西财政、金融、就业、民生等造成严重影响。”
这一政策发布后,有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向火里扔钞票没意义。但实际上到底有没有意义呢?笔者认为,如果金融机构不挤兑处于困难中的企业,适当地给转型贷款,企业经营者也会发现问题,逐渐也会走向转型。但是如果金融机构对问题产业立即催要贷款,产业危机就立即现实化了,就像现在的乐视。若产业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发生,金融机构最终也变成了最大的输家。
而现实中我们看中国宏观经济领域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态度,总体上是完全配合这些产业转型的,不催要贷款,给遇到问题必须转型的产业足够的时间,而且还给予金融支持,让企业自己转型,慢慢的靠时间化解问题,这样实体经济不会爆发像乐视那样的全面危机。中国经济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以一种温和的靠时间化解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优的,损失和代价是最小的。另外,金融机构也不会实实在在形成真实的坏账。
因此,笔者认为,当产业中存在了发生危机的内在依据的时候,是否爆发最终的危机是可选的,其让危机自然爆发,不加以干涉,以休克疗法的方式危害最大!像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方式是最糟糕的,产业和金融系统双输,实体和金融双输。
国情差异导致路径差异
那么,为什么美国在金融危机时不选择宽容的态度,最后走向了硬着陆崩溃式下跌,几乎导致社会全面危机化呢?
这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由于每个生产资料都由具体的一小撮私人占有的,他们之间不能协调,不可能步调一致,采取一致行动的。所以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虽然理论上说大家保持一致。虽然不挤兑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都是好的,但是现实中做不到。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这种产权结构导致出现了囚徒困境。在绝对的私有制下没有办法联合!比如,在乐视危机发生时,招商银行第一个去冻结资产了,因为招商银行市场化水平比较高,第一时间嗅到了危机的气味,第一个锁定冻结就维护了招商银行的利润,其他银行就慢了一步,于是乎就有损失,所以在这种机制下,那些怕损失的金融机构就纷纷抢先冻结,最后一个企业本不该死,就在银行的竞争性囚徒困境下,争先恐后冻结资产的行动中给挤兑死了。
那么,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的实体经济基础的能源,基础的工业原材料是国有。在金融体系,在银行体系中,百分之八九十是国有企业,大家所有制是一样,可以协调,不存在囚徒困境的问题。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家能商量,最终就导致了一种不用危机爆发,用时间化解的危机解决路径,这种路径其实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大家受西方的那种教科书误导太久了,且没有独立思维能力,也不敢独立思维,就认为当中国经济有问题之后,就和美国一样必然发生危机,不发生危机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是通过银行的一致行动,银行不向企业催贷款,最终企业也慢慢的转型过来了,银行的坏账也没有大幅提升,这样就会自然的温和的化解矛盾,其实中国已经做到了。
下面我提供两个最真实的案例来揭示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能做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稳定最大化。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将美国十多家大型金融集团高管召集到财政部开会,告诉他们雷曼要崩溃,请每家公司拿出资金资助雷曼,这样做可以保护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也保护每一家金融企业的安全!会场上的银行家们要么顾左右言他,要么强调回去需要召开董事会才能回复。在美国金融机构都是私营企业,重大事项都需要董事会的决策,甚至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否则不符合美国的游戏规则,虽然这种救助本身对出资的金融机构有利!不久雷曼破产倒掉了,随之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
2016年12月中国债券市场发生国海证券萝卜章危机,危机的实质是因萝卜章导致的巨额损失由国海证券一家承担,还是由整个债券市场的参与者承担?由于国海证券不愿意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市场人心惶惶国债市场大跌,危机的苗头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监管部门一位副部长主持国海证券和当事的20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谈判,谈判很快达成了协议由国海证券承担全部损失,从而这场危机被避免,除了国海证券形成巨额损失外,债券市场没有发生实质危机,在协议签订后后,债券市场的恐惧情绪随之消散。
这充分揭示了中国政治经济金融体治下,一旦遇到难解决的问题,由行政力量主导,能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快速的形成对社会危害最小的解决方案,不会让危机恶性爆发,不会出现多输。
国情差异导致路径差异,这是很简单的常识。这是我看好大蓝筹、大金融的一个基础原理和依据。而很多人看不到这样一个简单常识,也造就了大蓝筹大金融的重大历史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