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18日-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论坛上表示,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好的环境政策是...
3月18日-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论坛上表示,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好的环境政策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陈吉宁指出,当今时代,人类不仅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挑战,传统的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应在世界范围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化学品、持久性有机物、电子废弃物、海洋污染等领域也不断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各国现代化及其之后进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挑战是长期的深刻的,并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带来深远的影响,需要携手应对、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日程,去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率先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些工作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也是中国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
陈吉宁介绍,从制度建设看,“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要法律修订实施,国土空间生态红线管控、环境治理、干部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基础性制度初步确立,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等关键改革落地生效,显著扩展和深化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生态文明职责的责任约束。
从绿色发展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化解粗钢过剩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煤炭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68%下降到2016年的62%,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第一大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落实,13个省份划定或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从环境治理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环境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既是世界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也是市场最开放的国家。
从全民行动看,各级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企业依法排污、治污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境、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陈吉宁表示,重要的是,人们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矛盾对立走向协调统一,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好的环境政策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把环保作为机遇,下决心解决产业、能源、规划、交通等问题,能为好的企业和地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升经济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把环保作为包袱延续粗放的发展方式,温水煮青蛙,总有一天会在区域与全球竞争中死掉。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环保标准提升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稳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改善。环境与发展在这些地区正在快速脱钩,有效、有序的环境管理正在助推发展方式的变革。
但应该清醒认识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仍然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必须付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
五方面提升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陈吉宁表示,要通过环境管理转型和创新,从五个方面入手提升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系统化。就是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流域、区域、地上、地下、陆地、海洋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
首先,管理体制的整体化,环保部正在试点建立跨区域的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和全流域的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加强区域和流域的联防联控,同时建立和完善不同地区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推出山水林田湖大尺度的系统保护和修复计划,试点国家公园制度。
其次,管理手段的综合化。环保部将加大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的整合,特别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环境保护的要求更直接体现在价格、市场预期、市场交易中,带动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消费。
二是科学化。当前,绿色创新是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为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手段,同时,观测、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各种环境问题的机理、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手段,为我们制定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支撑。
环保部将加大环保科技投入,特别是强化科技与管理决策的深度融合。以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带动多学科交叉和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集成,强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导向。也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同其他地区及跨国企业的环保科技合作。大力加强政府、科技界、媒体、公众的交流和对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及时、深度、科学的解读和宣讲,使更多的人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理性倡议者,科学监督者和积极实践者。
三是法治化。近年来,中国以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为标志,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各项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开展了中国特色的中央环境保护督查,推动企业信息公开,按季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开展环境损害赔偿相关工作,让污染的企业付出更高的违法代价。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的垂直管理改革,加强环境检察执法能力建设。
四是精细化。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环境管理方式,将区域流域污染类型进一步细分,落实到控制单元和网格,将各级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精细化的有效手段是网格化管理,将行政区域和流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络,逐一明确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强化监管责任。
五是信息化。在环境保护中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融合。中国幅员辽阔,经济体量大,排污企业多,各地差异大,仅靠目前的监管队伍和方式很难有效进行管理。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保部创新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管理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乎中国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希望在这里听到各位来宾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助力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陈吉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