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6年是单多晶路线竞争加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单晶路线采取积极的价格跟随策略,促使中国大陆单晶市场份额实质性攀升。整个单晶路线的推广,顺序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电站投资端的...
2016年是单多晶路线竞争加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单晶路线采取积极的价格跟随策略,促使中国大陆单晶市场份额实质性攀升。
整个单晶路线的推广,顺序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电站投资端的单晶需求不断增长;
电池制造端的产线不断由多晶转向单晶;
单晶硅片主流企业开始积极扩产;
主流电池组件厂商开始谋划布局上游单晶硅片产能。
随着2016年底,天合、通威与隆基股份5GW单晶合资项目的落地,加上之前协鑫、晶科单晶硅片项目的上马,下游一线厂商布局上游单晶硅片产能的行为,正式宣告单晶作为主流产品趋势的确立。
而且随着2017年下半年大量单晶产能的释放,未来产业格局将快速发生剧烈的变革。
值此历史转折点,我们对单多晶路线竞争做一回顾和展望,通过客观数字和计算,帮您判断未来的行业趋势。
单晶进取的底气——半年报中隐藏的最大黑马信息
单晶高效,但以往确有着价格较高的诟病。
在2016年5月的SNEC展会上,隆基股份喊出了跟随多晶硅片0.6元价差的承诺,并基本执行了这样的价格策略,如愿以偿推动了单晶市场份额的提升。下图是这一年单多晶硅片的价格走势。 但这一价格策略是低价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还是有成本竞争力的支撑呢?
众说纷纭,但其实答案早已给出。
2016年半年报,各大机构媒体都进行了解读,还是漏掉了其中最关键的信息——单晶硅片每片成本已经低于多晶硅片。
是的,大部分人可能还以为单晶硅片成本高,或者最多在每瓦成本上做到与多晶一致。实际上每片的成本单晶硅片已经更低了,这让作者也大吃一惊。
让我们对比下单多晶龙头,协鑫和隆基的半年报数据,看看单晶的成本竞争力有多可怕。
协鑫的半年报数据
(以下数据节选自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
2016年上半年硅片平均不含税售价为人民币1.224元/瓦 2016年上半年光伏材料业务毛利率31.8% 单片成本:3.7=1.224*4.45*(1-31.8%)
隆基的半年报数据
(以下数据节选自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报告》)
2016年上半年单晶硅片产量6.67亿片。
2016年上半年硅片业务营业成本22.06亿元。
单片成本:22.06/6.67=3.3元
隆基竟然比协鑫的单片成本低了0.4元!
先别急,还有更惊人的。
考虑到协鑫硅料是自供,隆基硅料为外采,而上半年的硅料平均售价约为125元。隆基在如此高价格硅料的前提下做到这种成本水平,确实比较厉害。
换句话说,如果硅料价格下行,隆基单晶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假设硅料价格下行到105元,隆基单晶成本还会再降低约0.3元。
而且105元的价格并非不可能,考虑到多晶硅料现有产能和未来新增产能的进入,未来基本是供大于求的局面,硅料价格也会很快回归合理价位。
如果硅料价格稳定在105元左右,那隆基的单晶硅片成本比协鑫要低0.7元。
是的,0.7元,这个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很难想到的。
看到这,一切行为都变得合理起来。
这正是产能过剩的局面下,隆基敢于连续投资近百亿,在2018年将产能做到22GW以上的根本原因;也是中环敢于60多亿扩产,在2018年将产能做到12GW以上的原因。
晶科由于之前就有单晶硅片的产能和技术积累,选择自我投资建设3GW单晶硅片;晶澳最近也公告了单晶炉的采购订单;
天合由于没有单晶硅片的生产经验,另起炉灶投资大不说,技术积累也较为费时,短期内难以形成竞争力,于是采取了财务投资绑定上游产能的方式,坚持自己下游厂商的定位。
目前国内四大组件厂商,只有阿特斯尚未行动,但据说已经在考虑布局单晶产能,是自己上,还是投资绑定,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类似的行动。
总结
单晶进取的底气,是其坚实的成本竞争力。在单片成本至少低0.4元的实力下,其价格跟随策略的执行能力不容怀疑。
在这样强大的成本实力下,单晶作为主流产品的趋势正式确立。
2017年的市场格局将出现更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