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科学家们最终可以用一种可行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抗破碎和断裂的材料。通过模拟和对所谓超材料的人造结构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基础硬度不断克服材料失效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科学家们最终可以用一种可行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抗破碎和断裂的材料。通过模拟和对所谓超材料的人造结构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基础硬度不断克服材料失效问题。这一研究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探索了材料硬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一个固体硬度接近某一确定值时,它的失效行为会发生完全不同变化,材料的自然破碎与高硬度或低硬度情况下的破碎完全不同。用系统的方法研究和控制这种现象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物质是如何破碎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材料变得更加柔软时,它的失效区会变宽,这为科学家们了解失效机理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与在微观尺度上进行材料研究不同,研究人员可以降低材料刚度,在本质上阻止失效区域产生。
荷兰莱顿大学洛仑兹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项目合作者Vincenzo Vitelli表示:“降低材料的刚度,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拿着放大镜,可以让你放大裂纹宽度,即使是微小的尺寸也可以变得和样本尺寸一样大。”
熟悉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为材料失效机理提供了一个更宽泛的解释,开辟了包括破碎机理和失效控制在内的新的研究领域。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物理学教授Karin Dahmen说:“研究人员将小裂缝造成的断裂和大裂缝造成的断裂放在一张底片上,说明它们产生的不同条件:一种是刚性材料,另一种是低硬度材料。”当然他没有参与项目研究。
“这项研究将引发许多后续研究,因为它提供给了我们一种在许多不同材料空间范围内对断裂的控制和强有力的理论解释。”
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James Sethna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一个系统的理论可以让我们通过裂纹、应力和弯曲来预测材料损伤,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制造材料时,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Sethna也没有参与项目研究。“完美的、系统的方法可以避免实验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