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哲理的故事2014年年底,立中车轮董事长臧永兴,发现因产品质量,造成的退换货,每年给公司造成两三千万元的损失。痛心疾首,臧永兴提出
哲理的故事2014年年底,立中车轮董事长臧永兴,发现因产品质量,造成的退换货,每年给公司造成两三千万元的损失。
痛心疾首,臧永兴提出实行“零缺陷”质量管理,而且责任到人。面对这一苛刻的要求,领导干部们不以为然,认为车轮在生产过程中,工序繁杂,做到“零缺陷”是不可能的。
从不发火的臧永兴,这次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车轮是一个安全的零部件,涉及到安全的东西必须零缺陷去管理,从今往后,只要这个东西有缺陷是不能离厂。”臧永兴接着说:“原来的管理模式,不仅赔钱,效率低下,而且整天处理客户抱怨,每天跟打仗似的。与其这样,不如把这个钱拿出来,投入一个检测设备。”
“零缺陷”质量管理成了振兴公司的不二选择。
2015年,投巨资,公司专门建造一条质量检测线;同时,集团把各子公司的利润考核改为成品率考核,而且所有子公司的质量人员统一归集团管理,工资和奖金也都由集团来发。
这一变化,给公司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下来,客户满意度和订单持续上升的同时,费用却减少了70%。
臧永兴感慨地说:“不是价格丢了客户,而是技术和质量。”
故事的哲理
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品质。当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最高追求时,所有办法都会变成实现这一追求的手段。所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想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