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央企合并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优势行业的企业合并形成合力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二是产能过剩或者不景气行业的企业通过合并减少恶性竞争,做大做强。中船央企整合&n
央企合并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优势行业的企业合并形成合力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二是产能过剩或者不景气行业的企业通过合并减少恶性竞争,做大做强。中船央企整合
“在船舶制造行业,合并是大势所趋;‘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近日,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作出了这番表态。
自从2014年底,“南北车”即将合并的消息传出以后,以“避免央企恶性竞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主要目的的合并潮大幕就已拉开。其后,中船重工集团和中船工业集团(即“南北船”)的合并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两大集团对此均三缄其口。
胡问鸣的上述表态也是“南北船”高层的首次回应,此次表态未对合并予以否认。胡问鸣还表示,“现在更重要的是把集团做大做强,为后面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位长期观察国企改革的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央企合并的决定权并不在于企业,最终拍板还需要更高层政府决定。央企合并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优势行业的企业合并形成合力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二是产能过剩或者不景气行业的企业通过合并减少恶性竞争,做大做强。
“‘南北船’合并是迟早的事,只是时间问题,”一位地方船舶协会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直言。
“南北船”在历史上原为一家,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1997年7月分拆而成;两大集团基本上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造船工业都属中船重工(北船);长江以南属于中船集团(南船)。
去年1月,就有船舶工业老领导在相关座谈会上建议“将船舶工业两大集团进行合并”,原因在于船舶工业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将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导致两大集团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去年3月25日,“南北船”双双发布消息称,中船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此次人事任命也是历史上“南北船”一把手首次交叉任职,这也推升了市场对两大造船集团可能合并的猜想。
胡问鸣在此次接受采访时亦指出,真正的竞争应该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在市场规则下的竞争,而不是同一所有者之间的国内竞争。
“受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影响,民用船舶市场需求同样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南北船’同为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为了拿到更多订单,难免要展开竞争;另外,两船在军用船舶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上述地方船舶工业协会人士向记者说道。
然而,关于两船合并减少竞争的看法,市场也有不同意见。券商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两船合并将消除国内军船领域的竞争,这对军船需求方来讲是不利的。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船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整合似乎势在必行。
上述地方船舶协会人士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两船合并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对船舶行业的的控制力;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很多民营船企往往是船舶行业转型、创新的先导力量,两船合并可能会压缩优质民营船企的生存空间。
“航运市场疲软导致新船订单减少,但是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需求;不过,如果中国的造船业不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仅仅是合并,仍然难以与日韩竞争。”上述航运业人士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