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制造业行内人思考:浮躁的社会 匠人精神是一种奢侈

关键词 制造业 , 匠人精神|2016-09-14 11:31:11|来源 米框投资
摘要 国人海外出行/旅游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买买买——从奢侈品的包包、手表,到日常生活用的电饭煲、刀具,以及各类精巧的工艺旅游纪念品等等,去年的一则中国人漂洋过海去日本买马桶盖新闻更是引...
       国人海外出行/旅游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买买买——从奢侈品的包包、手表,到日常生活用的电饭煲、刀具,以及各类精巧的工艺旅游纪念品等等,去年的一则中国人漂洋过海去日本买马桶盖新闻更是引爆全民话题讨论,进而反思中国质量低劣的日常消费用品无法满足日益富裕的中产阶级。
       实际上,不仅日常消费品,汽车/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高精端仪器、类似一颗螺丝等零配件,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产品质量甩中国都不止几条街!
       我们惊叹于日本数百年的面馆和寿司店、羡慕瑞士几代人能潜心于手工作坊钟表行业、嫉妒意大利人能把玻璃艺术品一代代传承下来……
       以上都是我们这些年常提起的匠人精神——如何潜心专心专注的把一个小行业或产品做到极致,并成为一件值得赞赏的精美工艺品。
       中国为什么缺乏匠人精神,这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氛围有何关系?前几天见了一位在制造业内工作十年的朋友,他目前所处的行业是国家提倡和鼓励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并且在这个公司干了近5年时间,一直负责行政和人力资源板块,他的观察和思考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1、老板投资之道:只做赚钱的,没长远规划和坚持
       这家企业成立于2008年,当时生产农村用的电动三轮车。投资的两个股东之前做商贸生意,在行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眼前一亮发现了农用车市场这片蓝海,欣然重资于此。
       可现实无情打了股东的脸,因技术/生产/销售等原因工厂效益一直不温不火。2010年前后,看到国家开始推广节能减排,并支持电动车发展的政策后,工厂鸟枪换炮改成了新能源电动车厂。
       因有政策支持,遇到了猪也能飞起来的风口,工厂享受了各种补贴/税收优惠,也频频受邀参加各类新能源产业的各类会议/论坛,后被一个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地级市招商引资过去,在土地和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并在当地建设了一座占地700亩、设计年产能20万辆的生产基地。随后,公司又引入了一家北方的汽车厂商作为战略投资者,提供技术、资金、渠道等资源。如此以后,公司在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采购、财政税费补贴等方面都占尽优势,发展也渐入正规,在行业内也开始小有名气。
       虽然如此,老板似乎并没把心思完全放在这个工厂上,他们又投资了保健品行业,同样请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电动车行业技术还不很成熟,当前都是以老年代步车形式销售给三四五线的县市居民,盈利主要是政府补贴,行业前景不甚明朗。因此趁着稳定的现金流,再投一些利润更丰厚的行业——毕竟赚取眼前的收益并能活下去更重要。
       所以,部分投资人/老板还是生意人,并不是企业家或想成为行业内标杆的领袖,他们看重眼前短期利润而非事业发展,自然也没长远的规划和坚守。
       2、员工跳槽之弊:仅看眼前薪酬,不考虑技能成长
       有段时间,公司要上新品建条新生产线,人资部马不停蹄的四处招人,甚至在市中心的某咖啡馆租了个房间面试南来北往的应聘者。
       有一个应聘者率直的聊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外省的一个工程机械厂做技术有4年时间,苦于家是农村而又收入不高(其实还好,月薪近6000元),所以一直都没在城里买房,可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就特别焦虑,迫于生活压力根本无法安心工作,只想多赚些钱能在城里有个安定的居所,他来应聘的目的就是为了涨薪水。当时公司急需人才,而他又技术对口,所以很快满足了他的要求,工资几乎是之前的两倍。
       当然,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因缺乏市场严谨调研、决策过于简单武断、盈利预期不容乐观,在生产线还没正式投产时,公司就决定暂停项目,随着而来的就是人员缩减。令人啼笑的一幕开始上演:曾经火烧火燎招聘的人资专员转而又挨个谈心一个个进行辞退,朋友在办公室很不好意思的向这个员工陪不是,但也无能为力。在拿了6个月的高薪后,他不得不另觅他处——谁料到会这么不长久。
       公司的战略方向、产品定位、以致技术研发、制造生产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影响某些人的职业生涯,公司的变化莫测,所以也难培养足够忠诚的员工。
       社会剧烈变化期,工人因经济、生活压力,再加上缺乏基础保障,所以很难心无旁骛的安心钻研,并一生就职一个行业,也就很难成长为匠人,技术人员尚且如此,更别说一线生产工人了。
       3、企业赚钱之策:钻空政府招商优惠,盈利旁门左道
       前文提到,目前新能源行业盈利大多来自政府高额补贴。此外,各企业也在钻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资空子,投资人也有不少旁门左道的盈利方式。
       国家一直鼓励实业发展,还制定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地方政府也按这个思路去执行,把做大做强实业作为政绩的一部分,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于是各地兴建起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
       各地政府为竞争招商引资使出浑身解数,除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外,建厂的土地便宜到近乎白送,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以产业基金形式投资入股,或以极低的利息借款给企业。
       这就是问题所在,并不是所有企业都真心实意的办厂、生产及增加就业。首先项目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被引资过来后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待拿到土地证后就可以溢价的土地做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之后用来投资生产,期间风险并不大: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盈利更好,若亏损直接破产清算好了,反正是有限责任公司,而股东早期的投入还可通过建厂时利用建筑商/供应商利益输送出来,而这却很难查实。
       朋友的这家公司曾被西南某市招商过去,因土地审批问题建了一半的厂房撂在那里,建筑商为工程款还起诉了公司,但当地法院却无法宣判——是当地政府的承诺没兑现才导致了工程搁浅。而今,公司又被中部某个要发展汽车产业的城市招商过去,条件十分优厚:800亩土地近乎免费,还给予6亿元低息贷款,目前厂房正在建设中。
       在各地政府的招商利诱下,极低的风险代价让某些企业钻尽政策漏洞,产生歪心思,浪费大量国家资源,这也是浮躁社会的一个体现。
       4、行业发展之忧:模仿抄袭成瘾,低层次价格竞争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中国的企业都很注重销售,各类销售技巧、逼客话术、客情维护等层出不穷,而这正是产品同质化的结果。因为缺乏竞争优势,所以才在终端销售上“死磕”,而苹果手机,因产品的独一无二性根本就不需要主动销售。
       朋友的这家公司有一款引自韩国的车型销售不错,本被当作拳头产品用来冲销售量而被寄予厚望,可好景才过一年,销量就直线下跌。调研后发现,另一厂家完全模仿了这款车型的外观、造型,虽然配件用料/产品质量不同,但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可价格却低了2万,这对低端消费者(上文说了,目前电动车多在三四五线城市销售,一般被当作老年代步车)有很大吸引力。
       在坚持了几个月后,经销商强烈要求工厂减配降成本,公司出于产品质量和品牌维护的角度考虑开始不愿意。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销售公司要求降成本,否则年度销售任务完不成;业务员要求降成本,否则年度销售考核不过关(这会影响收入);经销商更要求降成本,因为销售门店每月都有房租/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支出,否则他们就多代理多推销其他厂商的电动车。
       在多重压力之下,公司不得已只好减低配置把价格拉下来适应市场竞争,而此时的产品质量比之前已大幅降低。
       国民缺乏产权意识,政府专利保护不力,信息不对称致消费者过份关注价格,极大影响国家的创新、研发及科技进步。正因此,各行各业没人静下心来搞研发,都急功近利的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以致模仿成风、抄袭成瘾,只能在低层次的价格战和销售逼定上徘徊,让产业升级难以落实。
       5、政府补贴之惑:激励程序时有漏洞,效果南辕北辙
       有个关于政府补贴电动车的笑话:一家有小名气的新能源电动车厂家,每次领导莅临视察或同行前来取经,在去停车场参观时总感觉车辆没啥变化——车型、外观、停放位置等跟以往一样,只是车辆经风吹日晒后有些陈旧。有人就疑惑一探虚实,结果大吃一惊:原来每次参观的都是同一批车。
       这个笑话虽有夸大虚构成份,但却反映了部分事实——部分电动车厂家利用国家支持新能产业的激励程序漏洞,虚构销售额骗取财政补贴。
       国家为减污减排降低城市污染,力推清洁能源并出各类补贴政策来促使新能源产业发展,本意初衷非常好,但因缺乏经验或流程闭环不完善,造成时有漏洞,从而给一些无职业操守的企业留空子可钻,更可怕的是其示范效应,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潜心生产的企业因真实数据获取的补贴少甚至造成经营举步维艰,而造假企业却能获得大量补贴生意蒸蒸日上得以顺利生存。
       包括电动车在内的中国制造业靠政府的支持补贴根本无法升级换代,政府的支持因操作不当反而会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产生良汰效应。产业升级需要一批企业家肩负使命感、责任感,并带着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毅力去实施,当然也需要法制环境、产权制度、专利保护等来保障。
       另外,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电动车为例,它是电机、控制器、车架、冶炼、装配、生产工艺等系列片段的组合,其中的任何一环出现偏差或质量残次都影响到整车的质量。
       后记:
       热爱一份工作,愿意一辈子从事这份工作,并能在这份工作找到乐趣、尊严和成就感。这是成为匠人的理想状态。
       可在社会快速转型、产业调整剧烈的浮躁中国,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绝非易事。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人们在择业时不得不优先考虑经济收入而非兴趣爱好;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为了生存不得不看重当前的短期利益,企业员工产生不了安全感自然缺乏忠诚度(你看之前的老国企员工多忠诚);中国处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许多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首要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自然无法安心长期钻研一项短期缺乏收入的事业……
       不能一味埋怨中国人缺乏匠人精神,这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是不是我们要必走的一段路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