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图为上海圆珠笔笔芯厂退休工人许桂凤手中拿着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的圆珠笔,讲述她当时制作笔芯的工序。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近年来,尽管我们拥有多项世界第一,尽管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近年来,尽管我们拥有多项世界第一,尽管中国制造大行于天下,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拿得出手的高端“中国造”仍然不多,真正誉满全球的企业和品牌依旧凤毛麟角。前不久引起众人热议的“圆珠笔现象”,背后反映的其实也是如今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短板”问题。
日前,热心读者周正谊在看到相关报道后,给本报介绍了他身边的两位亲友———96岁的周林富和89岁的许桂凤夫妇,他们作为上海圆珠笔笔芯厂的老工人,当年参与了国产圆珠笔的制造。记者走访了这两位老人,了解了当年中国工人是如何精益求精制作圆珠笔球珠的,这对如今倡导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或许会带来启迪。
“我从1956年进厂,1978年退休,在厂里干的都是落料、打角的活。”许桂凤告诉记者,她当年负责的是圆珠笔笔头球珠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作为原料的钢丝,首先进入落料机,变成一个个圆柱体,然后再进入打角机,去掉棱角之后变成一粒粒的圆球。许桂凤就在厨房间大小的操作区域内,守着两台落料机和三台打角机,一干就是22年。
那时候,许桂凤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固定。一大早安顿好家里,7点钟到厂,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早到半小时。这半小时是她给自己布置的额外任务:整理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许阿姨会认真检查各个工装设备的状态,比如模具的槽口精度是不是准确,刀具是不是光滑锋利等等。而正式开工之后,她就一刻不停地在五台机器间来回穿梭,落料、打角、换料等,都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生产圆珠笔球珠的钢丝,其实并不如我们一般印象中那么粗大,钢丝的直径只有0.9毫米,而允许的误差大概在两“丝”,也就是0.02毫米左右。虽然有机器帮忙,但很多时候,还需要工人不时用工具进行检测并校正。许桂凤每天工作到下午4点半下班,成果就是大约7瓶“腐乳酱”:“腐乳酱”大小的广口瓶,每瓶可装10万颗球珠。之后这些初加工的材料会送入后道工序,进行多次碾磨、抛光、精加工等。当时,一个球珠从车间出厂,需要经过13道工序。
而老伴周林富的工作则是负责钢珠车间的模具制造和维护。他需要根据图纸制作模具,包括如何开槽、槽口的角度和精度等,还要和许阿姨搭档,随时了解模具和工具是否处在最佳状态,提高生产效率。让他最自豪的是,时光荏苒,20多年前他们生产的圆珠笔笔芯现在还能正常使用。
当记者问起两位老人制造球珠的经验和诀窍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出奇地简单而一致:“凭经验。”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生产环节中的时间控制、火候把握,他们都觉得是靠多年的经验积累而成,很难量化和表述。作为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他们更擅长言传身教带徒弟,通过手把手方式把手艺流传下去。那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在更深层次上,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而当记者继续追问其中的诀窍时,许桂凤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勤快。”比师傅勤快,比同事勤快,才能在普通岗位上胜人一筹。反观我们身边,固然也有追求完美的人,但恐怕更常见的还是“差不多就行了”“可以,不错了”之类的情形。特别是如果一个人过于认真,往往会被背后议论为“太较真,有毛病”。这样的心态是不可能培养出大国工匠的。
如今,一台先进的24工位笔头制造设备样机,或许就可以完成当年众多人工才能完成的工序。但任何一个制造强国的崛起,都必须仰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有对自己的职业保持一种敬畏感,坚守一种崇高感,才会涵育出工匠精神。